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再婚老年人如何面对纠纷.docx
文件大小:16.9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2.41千字
文档摘要

再婚老年人如何面对纠纷

漫步在人生路上,一些落单的老年人渴望再觅知音,共度余生,而再婚老年人关于遗产分配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选取两则老年人再婚引发的家事遗产案件,通过律师解读,希望对单身老年人预防和避免相关纠纷、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能够有所裨益。

遗嘱中写明自己有居住权继子不配合怎么办

【案例】钱女士今年65岁,与陈先生是再婚夫妻。两人再婚后10多年来一直居住在陈先生的一套房屋中。

钱女士没有子女,而陈先生与前妻育有两子。两人在认识时,陈先生的两个孩子就已成年。为了避免矛盾,陈先生和钱女士另外居住,与两个孩子也只是逢年过节有接触。

2024年11月,陈先生离世,给钱女士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老陈对我很疼爱,为了解决我的后顾之忧,他生前就立有遗嘱。”钱女士表示,遗嘱上写明,陈先生房产的产权归两个儿子所有,但也交代了可给自己永久居住。如果自己有将房屋出租、买卖或是再婚等有违夫妻关系的情形,其居住权收回,两个儿子有处置权。

“原本两个孩子见到我还会叫声‘阿姨’,老陈去世后完全变了。我跟他们提出要办理居住权的相关手续,可他们不同意,还说要把房子出售。”说起这件事,钱女士有些苦恼。为此,钱女士向律师咨询,陈先生的遗嘱中写明自己对房屋有居住权,继子不配合该怎么办?

【说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规定,居住权是一种用益物权,房屋所有权人通过合同或遗嘱的方式设立居住权,居住权人即有权对他人的房屋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同时,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再婚老年人群体不断增多。《民法典》以合理平衡房屋继承人所有权与居住权人利益为导向,实现居住权制度保障性功能,对老有所依、老有所居、居有所安具有积极意义。

本案中,陈先生在遗嘱中写明钱女士可取得的是“永久性”居住权利,而非“一时性”居住权利。依据其遗嘱内容,只有符合特殊情形时,遗嘱继承人才可以依法处分房屋。也就是说,钱女士在居住使用期间,可以排除房屋所有权人的干涉,从而使得该居住使用权利具有“物权”排他性特性。

此外,依据陈先生的遗嘱,钱女士对房屋享有居住使用权限,但排除了其出租等营利行为。这说明陈先生设立的目的在于确保钱女士老年生活安定,陈先生的两个孩子对此应予以尊重。因此,遗嘱中设立的居住利益承诺已经明显具备了“物权”特性,且符合《民法典》居住权的实质属性,而非简单地设定一种债权性质的权利。陈先生的两个儿子作为房屋继承人,有义务让渡居住使用权益,配合钱女士办理居住权登记。

“养老搭子”离世留下的遗产如何分割

【案例】邵阿姨今年70岁,与王大爷相识已有15年。虽然在别人眼中,两人早已是恩爱夫妻,但因为种种原因,两人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025年1月,王大爷离世,留下的遗产究竟该怎么分呢?

“我们当时就商量好一起生活,以后老了互相照顾。所以,搭伙过日子这么些年,我们虽然没有办手续,却早已经把对方当成了一家人。”邵阿姨说,两人还一起做过小生意,也赚了些钱。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决定停下工作安心养老。但王大爷因病离世,留下了两套房产和几十万元的现金。

王大爷的女儿梦梦常年居住在国外,直到父亲去世后才回来,但一回来就是要分遗产。“看到她这样的做法,我替老王感到心寒。”邵阿姨谈到,梦梦在和自己争执之后说,父亲的遗产都是她一个人的,不会留给自己一分钱。在这种情况下,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邵阿姨究竟是否有权分到王大爷的遗产?

【说法】一般来说,邵阿姨与王大爷形成扶养关系,可酌情分得遗产。

法定继承是指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方式,非婚同居当事人因不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之内,不能享有法定继承权。虽然如此,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扶养关系的非婚同居当事人可以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以双方存在扶养关系为由提出酌分遗产请求权。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会从扶养期间、扶养方式和扶养程度三个方面审查判断双方是否形成扶养关系。在酌分比例方面,法院一般考察酌分权人对遗产取得的贡献度,按优先保护弱势一方的原则,根据其在被继承人家庭中的地位、作用确定,最高可比照但不超过假设酌分权人具有继承人地位时的份额。

本案中,邵阿姨与王大爷以夫妻名义生活已超15年,共同经营生意。王大爷的女儿梦梦生活在国外,绝大部分时间仅由邵阿姨陪伴王大爷左右。因此,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情感上,邵阿姨与王大爷均已形成15余年相互扶养的关系。依照前述法律规定,邵阿姨虽不是法定继承人,但仍可分得适当的遗产。

在此,律师也提醒广大市民,非婚同居关系不受法律认可和保护,容易发生权益侵害的情形。老年人的同居关系更为脆弱,一方离世,还可能牵涉双方各自的法定继承人,容易产生财产分配及遗产继承纠纷。如遇相似情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