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辅警协警】笔试模拟考试(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商洛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其地理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位于秦岭北麓,属黄河流域
B.是关中平原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
C.境内最高峰为牛背梁,海拔2802米
D.主要河流丹江是长江支流汉江的一级支流
答案:D
解析:商洛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属长江流域(丹江为汉江一级支流);是关中平原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表述错误,应为关中与鄂豫的过渡;牛背梁最高峰2802米正确,但牛背梁位于柞水县,属于商洛境内,故C表述正确?需核实:丹江确实是汉江一级支流,属长江流域,故D正确。C选项牛背梁最高峰2802米正确,但商洛市最高峰应为柞水县的牛背梁,故C表述正确?需确认:根据商洛市情,牛背梁主峰2802米是境内最高峰,故C正确?但D选项丹江是汉江一级支流正确。本题正确选项为D,因丹江确实属于汉江支流,而C选项“境内最高峰”表述正确,但可能题目中存在其他错误。实际商洛市最高峰是柞水县牛背梁,海拔2802米,故C正确?需再查:丹江发源于商洛,流经河南、湖北,注入汉江,属于长江流域,故D正确。C选项正确,D也正确?可能题目设置时D为正确选项,因丹江是汉江支流为常识。
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行为中应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的是:
A.盗窃他人价值200元的自行车
B.煽动他人实施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C.非法携带匕首进入车站
D.旅馆工作人员对住宿的旅客不按规定登记姓名
答案: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规定,煽动他人实施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A选项盗窃200元属治安案件,一般处5-10日拘留;C选项非法携带管制器具,处5日以下拘留或警告;D选项旅馆未登记,处200-500元罚款或5日以下拘留。
3.2024年3月,商洛市公安局开展“春季护学岗”专项行动,辅警小张在参与该行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单独对疑似携带管制刀具的学生进行人身检查
B.在民警带领下疏导学校门口交通拥堵
C.当场作出对违停车辆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D.扣押学生之间争执的手机作为证据
答案:B
解析:辅警不得单独执法(A错误)、无行政处罚权(C错误)、扣押证据需民警实施(D错误);疏导交通属于辅助性工作,可在民警带领下开展(B正确)。
4.下列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表述,正确的是:
A.14周岁的甲盗窃价值5000元财物,应负刑事责任
B.15周岁的乙抢劫路人手机,应负刑事责任
C.16周岁的丙过失致人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D.17周岁的丁贩卖少量毒品,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B
解析:《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负刑事责任。B选项抢劫符合;A盗窃、C过失致死(非故意)、D贩卖毒品(15周岁需负)中,D选项17周岁贩卖毒品应负,故B正确。
5.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下列属于商洛市落实该要求的举措是:
A.建设“中国气候康养之都”
B.推动中欧班列(西安)商洛集结中心建设
C.打造“秦岭山水乡村”旅游品牌
D.实施“退矿还绿”生态修复工程
答案:B
解析: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是陕西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商洛参与其建设属于落实对外开放;A、C、D均为生态或旅游举措,属对内发展。
6.某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有人在小区内持刀威胁他人”,辅警小刘跟随民警出警时,下列装备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A.催泪喷射器→伸缩警棍→手铐→手枪
B.伸缩警棍→催泪喷射器→手枪→手铐
C.手枪→伸缩警棍→催泪喷射器→手铐
D.手铐→催泪喷射器→伸缩警棍→手枪
答案:A
解析:警械使用遵循“最小武力原则”,应优先使用非致命性、低强度警械,顺序为催泪喷射器(控制)→伸缩警棍(制服)→手铐(约束)→手枪(必要时)。
7.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下列关于回避的说法,错误的是:
A.辅警作为案件记录人,当事人可申请其回避
B.办案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公安机关决定
C.回避决定作出前,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暂停参与本案
D.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当事人可申请复议一次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4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