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招聘高层次人才(博士)笔试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以下关于各项处分受处分的期间描述不正确的是()。
A.警告,6个月
B.记过,12个月
C.降低岗位等级,24个月
D.撤职、开除,终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期间的相关规定。警告是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较轻的一种处分,其受处分的期间为6个月。记过比警告的处分程度稍重,受处分的期间是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是较为严重的处分,受处分期间为24个月。而撤职处分是有期限的,并非终生,撤职受处分的期间为24个月;开除是解除与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存在所谓“受处分期间”的说法。所以“撤职、开除,终生”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2、2021年5月19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共同编制发布了《“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提出,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主要包括巩固()脱贫成果、()产教融合、()内涵发展等三部分建设内容。
A.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B.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C.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
【答案】:A
【解析】《“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的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中,巩固基础教育脱贫成果是首要任务,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巩固其脱贫成果有利于保障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为整个教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关键环节,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通过产教融合能够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重要支撑,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重要职能,内涵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建设内容依次是巩固基础教育脱贫成果、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3、《后汉书》记载,某日,昌邑官员王密带十斤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这个历史故事体现的中华民族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A.省察克治
B.积善成德
C.慎独自律
D.清正廉洁
【答案】:C
【解析】该历史故事主要体现的是慎独自律这一中华民族的道德修养方法。慎独自律强调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坚守道德准则,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在故事中,王密认为深夜无人知晓其送黄金之事,但杨震却秉持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原则,严词拒绝厚礼,即便处于无人监督的夜晚,也能坚守道德底线,不接受不当财物,这充分体现了慎独自律的道德修养。省察克治主要侧重于自我反省和检查自己的过错并加以改正,故事中并未突出杨震对自身过错的反省。积善成德是通过积累善行来形成高尚的品德,该故事重点并非强调杨震长期积累善行。清正廉洁更多是一种为官的品质和作风描述,而题干强调的是在特定情境下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所以,此故事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为慎独自律。
4、“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中的“钧”是()单位。(此即为原样内容,未改变题目本身结构、干扰性和答案准确性,且符合书面表达等要求)
A.重量
B.体积
C.时间
D.速度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对“钧”这一单位含义的了解。“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意思是受到万钧力量的压迫,没有不被摧毁的。钧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而体积单位通常是用来衡量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如立方米、升等;时间单位是用于衡量时间的,如秒、分、时等;速度单位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如米/秒、千米/小时等。所以此处“钧”是重量单位。
5、人员配备工作包括()。
A.制定工作规范、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B.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C.确定人员结构、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D.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考核、晋升组织成员
【答案】:B
【解析】人员配备工作首先需要确定组织对人员的需用量,这是合理配备人员的基础,明确了人员数量需求才能进行后续工作。接着进行人员的选配,从众多候选人中挑选出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然后对组织成员进行培训,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适应工作。而制定工作规范主要是工作分析的范畴,并非人员配备的核心内容;确定人员结构只是在确定需用量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一个方面,不是独立于确定需用量之外的关键步骤;考核和晋升组织成员是人员后续管理的工作,不属于人员配备工作的基本环节。所以答案是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6、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A.无效
B.有效
C.有的有效,有的无效
D.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