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单招《物理》高频难、易错点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关于重力、弹力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一定有重力
C.有重力一定有弹力
D.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重力、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在力学中,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间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重力与摩擦力、弹力并非必然的直接关联。选项A有弹力但不一定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不一定有摩擦力;选项B有摩擦力不一定有重力,比如在太空失重环境下也可能有摩擦力;选项C有重力不一定有弹力。综上,答案选D。
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降低,热量减少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温度、内能和热能的知识。温度降低,内能减少,而非热量减少,A错误。汽油机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错误。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比如晶体凝固,C正确。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而非内能大的物体,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选C。
3、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A.V
B.A
C.Ω
D.C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知识。在物理学中,电流的单位安培(A)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伏特(V)、欧姆(Ω)、库仑(C)都不是基本单位。所以这道题应选B选项。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
B.我们说“日落西山”,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C.第1s是指时间间隔
D.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参考系、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等概念的理解。在物理学中,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并非必须是地面,A错误;“日落西山”是以地球为参考系,B错误;第1s是一段时间间隔,C正确;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但两者概念不同,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选C。
5、我国科学家潘建伟院士预言十年左右量子通信将“飞”入千家万户.在通往量子论的道路上,一大批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B.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C.玻尔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D.普朗克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量子论相关知识。在量子论发展中,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A选项,玻尔提出定态和跃迁概念;C选项,普朗克在1900年引入能量子;D选项,德布罗意把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综上,B选项正确。
6、下列说法指的是时刻的有()
A.最后3秒
B.第3秒末
C.前3秒
D.3秒内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时刻概念的理解。时刻是指一个瞬间的时间点。选项A“最后3秒”、C“前3秒”、D“3秒内”,描述的都是一段时间间隔。而选项B“第3秒末”,明确指的是一个瞬间的时间点,所以答案是B。
7、分别用两个相同大小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体向右运动了相等的距离,但一次使物体匀速运动,一次使物体加速运动,如图所示,则()
A.两次做功大小相等
B.哪个物体重力大些,外力就对物体做功多些
C.拉物体匀速运动的力做功多些
D.拉物体加速运动的力做功多些
答案:A
解析:解:物体在不同路面上受到的拉力F大小相等,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相等,由公式W=Fs可得:W1=W2,因此选项B、C、D的说法不正确.故选A.
8、伽利略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对速度、加速度的概念进行了定义。下列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刘绕操场跑一圈后回到出发点,他的平均速度为零
B.火箭升空瞬间,瞬时速度很大
C.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就很大
D.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速度可能不变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