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总则
1.目的:本规范旨在确保钢便桥工程的设计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程效益,满足使用功能,确保工程质量。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钢便桥工程的设计工作。
3.设计依据:
-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工程建设相关技术标准;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设计任务书及合同要求。
二、设计原则
1.安全性:钢便桥设计应确保结构安全可靠,满足荷载要求,防止因设计不当导致的事故发生。
2.适用性:钢便桥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条件。
3.经济性:在保证安全、适用性的前提下,力求设计经济合理,降低工程造价。
4.可维护性:钢便桥设计应便于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三、设计内容
1.总体设计:
-确定桥型、跨径、桥宽等基本参数;
-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确定桥墩、桥台、基础等构造;
-设计桥面铺装、排水系统等。
2.结构设计:
-计算荷载:根据使用要求,确定设计荷载,包括静荷载、动荷载、活荷载等;
-结构计算:根据荷载和结构形式,进行结构强度、稳定性、刚度等计算;
-材料选择:根据结构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钢材、焊接材料等;
-构造设计:根据结构计算和材料选择,进行构造设计,包括截面尺寸、连接方式、焊接要求等。
3.施工设计:
-施工方案:根据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图设计:绘制施工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等;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等。
四、设计要求
1.荷载要求:
-静荷载:包括自重、桥面铺装、栏杆等;
-动荷载:包括车辆荷载、行人荷载等;
-活荷载:包括施工荷载、临时荷载等。
2.结构形式:
-钢便桥可采用梁式、拱式、组合式等多种结构形式;
-选择结构形式时,应考虑荷载、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
3.材料选择:
-钢材: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机械性能;
-焊接材料:应选用与钢材相匹配的焊接材料,确保焊接质量。
4.构造设计:
-截面尺寸:根据荷载和材料性能,确定合理的截面尺寸;
-连接方式: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确保结构整体性;
-焊接要求: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确保焊接质量。
5.施工设计:
-施工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高效;
-施工图设计: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明确施工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等。
五、设计审查
1.设计审查机构:设计审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审查机构进行。
2.审查内容:
-设计依据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设计内容是否完整、合理;
-结构计算是否准确、可靠;
-施工设计是否安全、合理。
3.审查程序:
-设计单位提交设计文件;
-设计审查机构进行审查;
-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
-设计审查机构出具审查意见。
六、设计变更
1.变更原因:
-地质条件发生变化;
-设计方案不合理;
-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问题。
2.变更程序:
-设计单位提出变更申请;
-设计审查机构进行审查;
-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
-设计审查机构出具审查意见。
七、附则
1.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规范由XX单位负责解释。
3.本规范未尽事宜,按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执行。
---
以上内容为钢便桥工程方案设计规范的基本框架,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2篇
一、总则
1.目的:本规范旨在规范钢便桥工程的设计工作,确保钢便桥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满足要求,并提高施工效率。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钢便桥工程的设计。
3.依据:本规范的设计应遵循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如《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等。
二、设计原则
1.安全性:钢便桥的设计应确保在正常使用和极端荷载下,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耐久性:设计应考虑材料的耐久性,确保钢便桥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3.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考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4.实用性:设计应考虑施工、运输、安装、维护等环节的实用性。
三、设计内容
1.总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