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3)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4)___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李商隐《无题》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以此表达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刻画将领驰骋沙场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以西汉魏尚自许,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玉盘珍羞直万钱②.锦鳞游泳③.四面歌残终破楚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⑤.蓬山此去无多路⑥.青鸟殷勤为探看⑦.马作的卢飞快⑧.弓如霹雳弦惊⑨.持节云中⑩.何日遣冯唐
【解析】
【详解】本题中“直”“鳞”“缊”“敝”“蓬”“殷勤”“遣”等是易错字词,作答时要注意。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我爱这土地
作者: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sī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fǔ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我爱这土地》一诗选自艾青的代表作___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ī哑()喉咙()fǔ烂()
(3)划分下面句子节奏,用“/”标注出两处。
这永远汹涌着衣们的悲愤的河流
(4)联系写作背景,我们知道“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土地”是对当时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真实写照。
(5)作者在本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艾青诗选》
(2)①.嘶②.lóng③.腐
(3)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4)正在遭受日寇欺凌
(5)对祖国饱受欺凌的愤慨,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爱。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常识积累。《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通过鸟的歌唱,表达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和决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嘶哑(sīyǎ):声音低沉而不圆润。
喉咙(hóulóng):咽部和喉部统称,也叫嗓子。
腐烂(fǔlàn):指烂掉;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朗读的指导。“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作“河流”的定语。断句为: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17日,其时正值国难当头,“暴风雨”比喻帝国主义对中华大地的践踏。“土地”这一意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其中聚集着作者对祖国和大地母亲深深的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指当时中国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真实写照。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主旨。
《我爱这土地》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抒发了对祖国饱受欺凌的愤慨,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爱。
某中学开展“阅读经典文学,提升文化素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2分)
3.概括由调查表中得出的结论。
该校在校学生阅读经典文学情况调查表
年级
阅读经典文学学生占比
阅读其他作品学生占比
七
70%
30%
八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