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东汉中后期隐逸文学:时代折射下的精神诉求与文学表达.docx
文件大小:47.81 KB
总页数:3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2.98万字
文档摘要

东汉中后期隐逸文学:时代折射下的精神诉求与文学表达

一、绪论

1.1研究对象的界定

1.1.1隐逸

“隐逸”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具有独特而深厚的内涵。“隐”有隐藏、隐蔽之意,“逸”表示逸居、遁世,二者组合,指的是远离尘嚣,躲藏起来,不与外界接触,过上宁静的生活,是一种隐居避世、不与世俗接触的状态或行为。这种状态或行为常常是由于对社会不满、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淡漠等原因而产生的一种自我选择。

隐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儒家倡导积极入世,通过道德修养来完善个人,但也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避世思想;道家则提倡“无为而治”,认为只有回归自然、远离尘世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