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分层作业.docx
文件大小:54.19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8.5千字
文档摘要

历史

第PAGE12页共NUMPAGES15页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A卷(基础)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封建社会下的中国,历经2000多年,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其中,隋朝的建立方式是()

A.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B.农民起义夺权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0年,杨坚建立隋朝,故选D项。

【知识点】隋的统一

【难度】★

【题型】选择题

2.根据图1可知,隋朝()

图1

A.完成国家统一

B.实行专制统治

C.强化中央集权

D.开通了大运河

【答案】A

【解析】根据示意图可知,隋朝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A项正确;示意图反映了政权的更替,未涉及“实行专制统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开通了大运河”,排除B、C、D三项。

【知识点】隋的统一

【难度】★

【题型】选择题

3.包括隋唐运河在内的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隋唐运河开凿于()

A.隋文帝时期

B.唐高祖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隋炀帝时期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开凿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故选D项。

【知识点】开通大运河

【难度】★

【题型】选择题

4.某节目讲述了大运河淮安段过去的故事,展现了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淮安风采。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

A.加强了东西交通

B.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C.连接了从海河到珠江五大水系

D.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答案】B

【解析】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故选B项。

【知识点】开通大运河

【难度】★

【题型】选择题

5.隋唐时期打破门第背景的限制,为寒门学子提供进阶之梯的选拔机制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寒门学子提供了进阶之梯,D项正确;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天下的传承等,不利于寒门学子,排除A项;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分封的主要依据是血缘关系,排除B项;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总称,排除C项。

【知识点】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难度】★

【题型】选择题

6.成语“罄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你认为,这是李密(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为声讨哪一人物而写()

A.秦二世

B.汉献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隋朝灭亡。李密是隋末农民起义的代表人物,他在《讨炀帝檄》中提出“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痛斥的正是隋末统治者隋炀帝的暴行,故选D项。

【知识点】隋朝的灭亡

【难度】★

【题型】选择题

7.6世纪末,隋朝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但在我国历史上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下列表述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A.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开凿大运河

C.统治残暴

D.繁荣而短暂

【答案】D

【解析】隋朝建立后,隋文帝的励精图促进了隋朝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被称为国力强盛的朝代。但隋炀帝统治残暴,引起农民起义,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短暂而亡。因此,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繁荣而短暂,故选D项。

【知识点】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难度】★

【题型】选择题

二、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朝时,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之上,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大运河,翻阅书籍,看到如下描述: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材料二隋炀帝开凿运河,本是惠及百姓、泽被后世、利国利民的工程,但因劳役过于繁重,反而成了一项虐政,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但是运河的开通,对于以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