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第PAGE2页共NUMPAGES14页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宋代经济的发展
A卷(基础)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宋后期,杭州一位从事棉纺织业的富商想采购先进的棉纺织工具。他应该去的地方是()
A.四川
B.开封
C.泉州
D.海南岛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因此,要采购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应该去海南岛,故选D项。
【知识点】手工业的兴盛
【难度】★
【题型】选择题
2.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瓷都位于()
A.湖南
B.江西
C.河南
D.湖北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故选B项。
【知识点】手工业的兴盛
【难度】★
3.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而且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这说明宋代()
A.海外贸易繁荣
B.造船技术先进
C.漕运事业发达
D.对外交往频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所造海船不仅载重量大,而且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说明宋代造船技术先进。根据所学知识,宋朝时,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故选B项。
【知识点】手工业的兴盛
【难度】★
【题型】选择题
4.下图展示了我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历程。其变化反映了()
图1秦半两钱图2唐开元通宝图3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A.手工业的进步
B.农业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城市的繁荣
【答案】C
【解析】根据“我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秦半两钱,到唐开元通宝都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选C项。
【知识点】商业贸易的繁荣
【难度】★
【题型】选择题
5.“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视东南沿海地区的开发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南方
D.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所以出现了材料所示现象,故选D项。
【知识点】商业贸易的繁荣
【难度】★
【题型】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唐时代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唐朝陆龟蒙的《来邦经》记载了当时最先进的农具,这种农具耕地时更加灵便,有利于个体小农从事生产……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近300处,远超历代水利工程数量总和。唐朝还出现了引低水灌溉高田的新式灌溉工具,借助水流冲击力浇灌农田。
——摘编自《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
材料二“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两宋期间,在气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最先进的农具”和“新式灌溉工具”分别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的商业经营的特点。请你再列举一个宋代的商业大都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曲辕犁和筒车。
(2)特点:商业经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都市:临安。
(3)变化:我国经济重心已经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原因: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知识点】宋代经济的发展
【难度】★
【题型】材料解析题
B卷(巩固)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宋《陈敷农书》提出:“凡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斯说殆不然也,是未深思也!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当常新壮矣!抑何敝何衰之有。”这一理论说明()
A.农业生产注重因地制宜
B.农业生产结构较为完善
C.改进生产工具的重要性
D.精耕细作可以提高产量
【答案】D
【解析】根据“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