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学课件.pptx
文件大小:874.45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1.78千字
文档摘要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情景引入

自主学习1.《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作者、内容、地位分别是什么?2.明长城的修筑目的、起止点、组成、功能、材料、地位分别是什么?3.明朝北京城的营建、组成、核心、布局、地位分别是什么?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的作者、时代、主要内容、评价分别是什么?

探究新知一、科技名著著作作者主要内容地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李时珍记载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对药物进行新的分类并详细介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应星把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具体介绍,绘有120多幅插图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合作交流根据所学表格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三位科技巨人的生活与创作经历,说说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总结三本科技著作的共同特点和价值。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坚持不懈,创新精神,等等。特点:全面、具体、详实;总结性;实用性,但缺少自然科学的研究。价值: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潜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探究新知二、明长城和北京城1.明长城(1)修筑目的:(2)起止点:(3)组成:(4)功能:(5)材料: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长城与沿线的卫所、军队、屯田、道路形成一个完成的军事防御体系。多用砖石砌成

合作交流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秦长城,说一说明长城的历史地位。(2)长城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及影响?(3)长城有何象征意义?地位: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影响: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象征: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

2.明北京城(1)营建:(2)组成:(3)核心:(4)布局: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从1406年开始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地位: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说一说紫禁城有怎样的地位?

观察两幅图,与唐朝长安城比较,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材料研读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

探究新知三、小说和艺术根据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小说和戏剧作者时代主要内容评价《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罗贯中元末明初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矛盾冲突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施耐庵元末明初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斗争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生动传神吴承恩明代中期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汤显祖明代后期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到达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合作交流根据所填表格并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三部小说有何共同点?(2)除了小说和戏剧,明朝在书法和绘画领域有哪些名家?(3)明朝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体裁相同:章回体小说风格相同: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影响相同: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民众喜爱,影响深远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原因: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

课堂小结科技:《本草纲目》药物学《天工开物》农业和手工业《农政全书》农业建筑:北京城核心紫禁城明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文学:《三国演义》历史题材《水浒传》农民起义《西游记》神话小说共同点:在前代的基础上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