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单元+学写诗歌(讲义)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文件大小:113.68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6.1千字
文档摘要

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学写诗歌(讲义)

统编版新教材“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共涵盖五个教学单元,其中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激扬”,单元写作任务是“学写诗歌”。

先欣赏一首经典诗歌《青春》。

青春

席慕容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著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走过青春之后,回首缅怀那逝去的美好而潸然泪下、感慨万千的情景。

第一节开头两句就殿定了全诗的基调,当未来的或孤单或抑郁与过往的美好同时在头脑中清晰可见时,泪水便汪洋恣肆——诗歌用一个动人的拟人句“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看似轻松的语气,细细品读,会意识到其中孕育了多少无可奈何。模糊的视线中,已经不记得曾经的曾经,美好怎样流淌进自己生命的河流中,只记得,那么古老,那么晴朗,只是夏日已不再来。

第二节诗人开始了追索往事,想尽力去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和“年轻的你”曾经有过的共同记忆,只是,是不是“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了,“我”已经不记得那曾经了,只有“你”的影像那么飞快地穿梭过我的思绪,不容“我”挽留。抑或,诗人已经泣不成声,模糊的视线中“你微笑的面容”若隐若现,逐渐地消失,像华美绚丽的晚霞——日落后的群岚,淡淡地,淡淡地,退出我的视野。同时,如果更深地探索一下,冒着牵强附会的危险,从若“云影掠过”到“日落后”,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诗人端坐了整整一下午或者一整天,凝思,沉迷,痛苦,快乐,欲罢不能,直至最后的迷迷糊糊,一切都变得不再清晰,影影绰绰如晚霞渐渐褪去天边,情感已达到了高潮,为下节做情感铺垫。

第三节以一个暗喻开头,“发黄的扉页”可能是诗人记载青春的一本日记,也可能只是记载时光流逝的一本普通日历,但不管怎样,她是诗人回顾从前的一个载体,勾起了诗人怅惘失落。但是今不如昔,扉页也变黄,时光不给人遐想,逝去的就是美好,剩下的,只是悲凉。因此诗人埋怨“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只因心中有结,无心欣赏。终于热泪满眶,一遍一遍,不忍卒读,只是读出了更深的伤感,或者是顿悟——青春,如此仓促。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惋惜和感叹。

2024年和2025年高考北京卷“微写作”都要求写一首小诗,北京卷又是高考风向标,根据考情,我们不妨从兼顾语文素养与高考“应试”的角度将写作范围缩小至写作新诗。

本讲义主要从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给学生提供写作支架或称模仿对象,让学生形成感性印象,进而结合个人或社会生活实际,调动想象,运用意象,凝练语言,写作新诗,之后,再引导学生分享琢磨,修改润饰,完成个人诗歌定稿作品。

2024高考北京卷“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2025年高考北京卷“微写作”

请以“轻”为题目,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2024年高考北京卷微写作导写:月的独白

一、审题立意指导

1.核心要素解析

题目要求以“月亮”为第一视角,通过拟人化独白展现其情感与哲思。需抓住三个关键点:

①身份特殊性: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具有“永恒守望者”“静默见证者”的双重属性。

②情感矛盾性:清冷疏离与温柔注视、亘古不变与阴晴圆缺的辩证关系。

③文化象征性:突破传统“思乡”“团圆”的单一意象,可关联科学理性(天体身份)与人文浪漫(文化符号)。

2.立意升维路径

①基础层:描绘月光下的自然景象(如潮汐、星河),表达对地球的陪伴。

②进阶层:通过“阴晴圆缺”暗喻人生无常,如“我缝合夜空的伤口,却治不好人间的离别”。

③深化层:以宇宙视角反观生命,如“我数着人类文明的火光,自己却成了最古老的谜语”。

3.避坑指南

避免堆砌“玉兔”“嫦娥”等套路化意象,可引入现代元素(如人造卫星、月背探测器)。

警惕拟人过度煽情,需保持月亮“清冷克制”的底色,如用“把银河装订成册,却读不懂人类的眼泪”体现距离感。

二、思路点拨指导

1.视角建构策略

①时空坐标法:以“新月-弦月-满月-残月”为时间轴,串联不同场景(如婴儿啼哭时的柔光、战场硝烟中的冷眼)。

②双重观察法:既俯视地球(“看城市像发光的真菌集群”),又仰望星空(“银河旋转时抖落的星尘”)。

③对话体创新:与航天器对话(“你的金属触角惊醒了我沉睡的陨石坑”),与古代诗人跨时空交流。

2.意象选择技巧

①科学意象:环形山(时间的伤疤)、月海(凝固的风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