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试题(文学)-古典文献学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1.书名;叙录、类序三项,为古代()的基本结构。
2.简述古籍的基本构成。
3.试简要介绍古籍校勘的主要方法。
4.单行文献,指单独印行的一个或几个作家的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单行本。
5.由书写到()是文献传抄史上一次质的变化。而电子拷贝的出现则是文献传抄史的第二次质变。
6.古籍纸书装帧样式中,借鉴外来成果的为()。
A、梵夹装
B、包背装
C、经折装
D、蝴蝶装
7.从我国古代目录的形成过程、编写体制以及编者的身份看,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请各举一例说明。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类书是曹丕组织人编纂的《皇览》。
9.章句往往较传注为简单。
10.试简述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11.试简述标点致误的主要原因。
12.试简述版本鉴别的基本方法。
13.试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读书治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14.图书分类法的演进。
15.我国文献传抄的历史大致经历了由甲骨时代到金石时代、竹木()时代、缣帛时代、纸张()时代再到当今电子时代。
16.近现代学者中,被称为“甲骨四大家”的是罗振玉、王国维;()和()。
17.出土文献指从地下发现的古代文献资料,主要指著于出土文物之上的文字材料,一般不包括图画饰物等()。
18.简述刻工姓名与版本鉴别的关系。
19.张之洞所著《()》为近代目录名作。
A、书目答问
B、轩语
C、遂初堂书目
D、郡斋读书志
20.宋元之交,文献学家胡三省的代表作为《资治通鉴》。
21.()是将卷轴改为折叠式,书纸仍由多张纸粘起来的长幅,但不用卷轴,而是按一定宽度一正一反折叠成长方形的折页,前后则用两块与折页相同的硬板把折页夹起来。
A、经折装
B、梵夹装
C、蝴蝶装
D、包背装
22.简述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3.简述清代古文献学特点和各方面成就。
24.“标点”一词最早出现于()代。
A、清
B、明
C、唐
D、宋
25.《李太白集》是按照著者的()命名的。
A、名
B、字
C、号
D、籍贯
26.唐以前的纸书均为手写本,印刷术发明后以至明清时期,手写本就不存在了。
27.严复于《天演论》“译例言”中称译事有三难()。
A、信
B、直
C、达
D、雅
28.若查检金元明清诗,则可使用哪些总集?
29.六分法正式确立的标志是《隋书?经籍志》。
30.试简述校勘中轻改古书之危害。
31.简述西汉刘向父子等人整理群书对保存中国古文献的贡献及成就。
32.简述校勘考证的材料依据。
33.依据版本的形式来鉴别刻本图书的版本,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34.北宋初年宋太宗命李昉等人编纂有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大型类书。
35.解释清末学者张之洞关于善本标准的定义。
36.我国古代第一部按文体分类编辑的古代诗文总集是()太子萧统编辑的《文选》。
37.简述古代国家图书目录的特点。
38.试简述总集和别集的关系。
39.金文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又称“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
40.古籍校勘的主要方法有对校、本校、()、他校。
41.伪书存在的价值有()。
A、保存古代佚书
B、保存古代神话
C、保存古代制度
D、保存古代科技
4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典籍进行大规模的系统整理发生在()时代。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清朝
43.清代考史三大家为(),分别著有《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等考史名著。
44.()著名学者许慎著有五经异义和《说文解字》,世称“五经无双许叔重”。
45.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南朝萧统主编的()。
A、《昭明文选》
B、《文章流别集》
C、《玉台新咏》
D、《古文辞类纂》
46.《国语?鲁语》:“昔正考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