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8
《三大构成》
课程标准
适合专业:建筑设计
室内装潢及公共艺术设计
舞台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工业设计
染织艺术设计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撰写人:
二○24年五月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三大构成》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理论+实训
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
适用范围:环境艺术设计及装饰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等专业
制订人:
一、课程定位
《三大构成》课程是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构成是现代艺术的基础,是现代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是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通过学习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创造新型的基本方法,从形态的知觉和心理立场出发,探讨研究造型和构图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意识和构成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形想象和创意能力。
二、课程性质
《三大构成》是现代设计艺术的基础理论,是设计工作的准备性课程,介绍的是形体与基本元素组合关系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突出抽象表现的训练手法。培养其构思、设计能力。旨在建立学生对形态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启发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
三、课程目标
《三大构成》将造型要素按照形式美的规律与法则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行为,课程秉持学方法、找美感、重应用的教学理念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走向综合,引导学生从形态要素的立场出发,会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会使用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会准确把握各种不同的构成形式,同时注重拓展设计思维,将形态元素有意识地去组织和创造,能够在不同领域的设计实践中合理的运用。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
学习章节一三大构成的基础知识
1.课程内容
1.1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
1.2三大构成的发展史
1.2.1立体主义画派
1.2.2抽象表现主义派
1.2.3波普艺术
1.2.4涂鸦艺术
1.2.5装置艺术
2.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史
2.了解三大构成的价值和意义
3.了解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史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构成的法则欣赏设计作品
2.学会运用构成的法则欣赏设计作品
考核方式:实践练习
学习章节二平面构成
课程内容
2.1为什么学习平面构成
2.1.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2.1.2平面构成的绘制工具
2.2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2.2.1平面构成中的点
2.2.2平面构成中的线
2.2.3平面构成中的面
2.2.4黑、白、灰关系
2.3骨骼与基本形
2.3.1骨骼
2.3.2基本形
2.3.3基本形的创作形式
2.4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与基本表现形式
2.4.1变化与统一(近似构成)
2.4.2对称与均衡(密集构成与发射构成)
2.4.3节奏与韵律(重复构成与渐变构成)
2.4.4对比与调和(特异构成)
2.4.5比例与分割
2.5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2.5.1平面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5.2平面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5.3平面构成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2.了解绘制平面构成作品需要的工具
3.理解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及特征并掌握点的表现形式
4.理解平面构成中线的概念及特征并掌握线的表现形式
5.理解平面构成中面的概念及特征并掌握面的形态类别
6.理解平面构成中黑、白、灰的概念及创作要点
7.理解“骨骼”在平面构成中起到的构图框架作用,并掌握“骨骼”的创作方法
8.理解基本形的概念
9.理解每条形式美法则的概念及其对应的平面构成表现形式
10.理解平面构成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教学重点:
1.掌握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运用
2.掌握四种基本形的创作形式:单形切除、多形组合、分解重构、形的群化
3.掌握平面构成基本表现形式的创作方法
4.掌握以形式美法则来鉴赏平面构成设计作品
考核方式:课堂小结作业
学习章节三色彩构成
1.课程内容
学习第三章色彩构成
3.1色彩基础知识
3.1.1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
3.1.2色彩的三属
3.1.3彩色系与无彩色系
3.1.4互补色
3.2色彩对比构成
3.2.1色彩的明度对比
3.2.2色彩的色相对比
3.2.3色彩的纯度对比
3.2.4色彩的冷暖对比
3.3色彩的调和
3.3.1色彩的调和
3.3.2色彩调和的类型
3.4色彩重构与情感体现
3.4.1色彩重构的基本概念
3.4.2色彩重构的要点
3.4.3色彩的情感表现
3.4.4情感表现的方法
3.5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