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戏曲精粹知识竞赛题库(题库二).docx
文件大小:36.2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5.81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戏曲精粹知识竞赛题库(题库二)

一、判断题?13题

1.戏曲舞台上的变脸表演特技,许多剧种里都有,其中以京剧最为著名。

2.俊扮是戏曲的化妆术语,其特点是略施彩墨以达到美化效果。一般用于生、旦角色所扮演的各种人物。

3.“百戏之祖”指的是昆曲。

4.汤显祖是我国清代戏曲家。

5.戏曲舞台上演员出场的地方叫“下场门”。

6.一台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个剧目称压轴。

7.京剧生行戏是以小生为主的戏。

8.“行当”是指传统戏曲角色的类别。

9.上海已有昆曲、京剧、沪剧、越剧、淮剧、滑稽戏、海派木偶戏7种戏曲剧种,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0.昆剧起源于江苏昆山,已有600多年历史。

11.著名越剧演员萧雅,曾在上海越剧院新剧目《早春二月》首演时扮演一号人物萧涧秋。

12.在历史剧新剧目《邓世昌》中扮演男主角的沪剧院小生朱检,是沪剧名家王盘声的学生。

13、著名沪剧演员邵滨孙曾正式拜周信芳为师,成为沪剧演员中唯一的麒门弟子。

二、单项选择题(74题)

14、下面哪一种声腔奠定了昆曲演唱的特色?

A.吹腔?B.高腔?C.水磨腔?D.弋阳腔

15、京剧中的曲牌大部分是从哪个剧种吸收来的?

A.河北梆子?B.秦腔?C.昆曲?D.汉剧

16.下列哪个剧种以表演变脸特技见长?

A.京剧?B.川剧?C.昆曲?D.沪剧

17.昆曲的伴奏乐器是以下列哪一种乐器为主,辅以笙、箫、三弦、琵琶的?

A.箫?B.琵琶?C.笛子?D.二胡

18.《紫竹调》是哪一个剧种的唱腔?

A.越剧?B.沪剧?C.淮剧?D.锡剧?

19.从20世纪一二十年代以来兴起一种被称为“五音联弹”的演唱形式,即在新编的连台本戏中两个或多个角色在一起对口联唱的形式最早出现在下列哪里?

A.北京?B.武汉?C.上海?D.天津

20.在淮剧的声腔中,著名的“自由调”是哪一位淮剧演员同乐师一起研究从“老拉调”发展而来的??

A.何叫天?B马麟童?C筱文艳?D周筱芳

21.现代京剧《江姐》中的“红梅赞”流传大江南北,请问这一段唱腔的原唱者是(?)。

A.迟小秋?B.刘桂娟?C.张火丁?D.李海燕

22.旧时京剧舞台上作为背景使用的底幕被称作(?)。

A.守旧?B.门帐?C.挂帘?D.堂帐

23.中国京剧的服装,是以哪个朝代日常生活的服装为基础的?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24.中国戏曲演员的管理机构始于唐代,被称为(?)。

A.梨园?B.升平署?C.教坊?D.内廷供奉

25.上海京剧院创排的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的导演是(?)。

A.孔小石?B.董绍瑜?C.马科?D.李仲林。

26.上海黄浦剧场曾经是哪一个剧种的专用剧场?

A.京剧?B.沪剧?C.淮剧?D.越剧

27.1908年,中国第一个新式舞台在上海建成,彻底改变了戏曲在戏园子里的演出形式。这个舞台名叫(?)。

A.丹桂第一台?B.新舞台?C.黄金大戏院?D.中国大戏院

28.请说出下列京剧人物中哪一个是扎大靠的?

A.《三岔口》中的任堂惠?B.《卖马》中的秦琼?C.《长坂坡》中的赵云??D.《芦花荡》中的张飞

29.下列京剧人物中哪一个脸谱直观而夸张,突出人物的相貌特征?

A.《盗御马》中的窦尔敦??B.《锁五龙》中的单雄信?C.《闹天宫》中的孙悟空??D.《草桥关》中的姚期

30.京剧诞生于哪个历史时期?

A.元代?B.明代?C.清代?D.民国

31.京剧的前身叫作什么?

A.昆曲?B.梆子?C.徽戏?D.皮黄戏

32.地方戏兴起于哪一历史时期?

A.清代?B.明代?C.元代?D.民国

33.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元杂剧?

A.《汉宫秋》?B.《窦娥冤》?C.《西厢记》?D.《牡丹亭》

34.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南戏的“四大戏文”??

A.《西厢记》?B.《拜月亭记》?C.《荆钗记》?D.《白兔记》

35.《西厢记》中的红娘属于哪个行当?

A.武旦?B.花旦?C.正旦?D.彩旦

36.《牡丹亭》中杜丽娘是旦行中的哪一类?

A.正旦?B.花旦?C.闺门旦?D.武旦

37.京剧《红灯记》中的李奶奶是什么行当?

A.彩旦?B.武旦?C.花旦?D.老旦

38.“大面”指的是净行中的哪一类?

A.正净?B.副净?C.武净?D.毛净

39.将士出征前的一套程式表演称为(?)。

A.走边?B.起霸?C.趟马?D.圆场

40.骑马以鞭代马体现了戏曲表演的(?)。

A.综合性?B.虚拟性?C.写意性?D.程式性

41.生旦净丑的行当体制初创于哪一历史时期?

A.宋元之际?B.元代?C.明代?D.清代

42.戏曲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