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绍兴市上虞区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docx
文件大小:28.25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6.3千字
文档摘要

考友回忆整理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绍兴市上虞区法院系统书记员招聘考试真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2年2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第三年位居申请量排行榜()位。

A.第二

B.第一

C.第三

D.第四

【答案】:B

2.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在北京设主会场,在上海和湖北设分会场。目前,负责牵头建设、运行和维护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的是()

A.广东省

B.湖北省

C.上海市

D.北京市

【答案】:B

3.《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不予行政处罚的年龄是()。

A.不满16周岁

B.不满18周岁

C.不满14周岁

D.不满20岁

【答案】:C

4.代履行的费用由()承担。

A.B当事人

B.A行政机关

C.D代履行人

D.C受委托的代履行组织

【答案】:A

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调解。

A.酌情适用

B.适用

C.不适用

D.可以

【答案】:C

6.在调查取证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并应当向被调查取证人员表明执法身份。

A.4人

B.3人

C.2人

D.1人

【答案】:C

7.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抗诉案件,组成合议庭的审判员应为()。

A.三人

B.三人至五人

C.五人

D.三人至七人

【答案】:B

8.当单位举办党代会时,秘书人员应选择的最恰当的装饰风格是()。

A.朴素大方

B.喜庆热闹

C.雍容华贵

D.新颖别致

【答案】:A

9.甲为某校在校大学生,现年22岁,无经济来源,两年前向乙借款1万元,现在无力偿还,按照相关法律,应该由()。来偿还这笔借款。

A.甲与其父母

B.甲所在的大学

C.甲的父母

D.甲本人

【答案】:D

10.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

A.体积

B.重量

C.长度

D.面积

【答案】:B

11.2016年6月,江苏盐城突发龙卷风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当地政府急需让上级以及更高层级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情况,可采用下面哪种发文方式来迅速发文?()

A.多级行文

B.越级行文

C.逐级行文

D.直接行文

【答案】:A

12.关于我国的外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是印度

B.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是陈毅

C.外事交往时,在最隆重的场合,我国男同志一般着深色西装

D.目前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70多个

【答案】:D

13.玫瑰花又被称为刺玫花,是()的国花。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C

14.赵某持刀闯入女友钱某家中,声称要割下钱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训她“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求,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依照刑法规定,对赵某应如何处理?()。

A.应当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处罚

C.应当不处罚

D.应当从轻处罚

【答案】:A

15.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文件应基本使用()。

A.执行行文

B.直接行文

C.多级行文

D.逐级行文

【答案】:D

16.网络流行语,诸如“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使出了洪荒之力”等的出现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物质与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③主观认识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④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统一。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17.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道德准则

B.美德善行

C.法律条文

D.圆规曲尺

【答案】:D

18.下列公文中,规定性程度最高的是()。

A.批复

B.通告

C.决定

D.公告

【答案】:C

19.据心理专家分析: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是大多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孩子们并非天生喜爱这些东西。这说明:

A.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C.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

D.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决定内因

【答案】:C

20.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B.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不管情况如何,都由机动车一方承担全部责任

C.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