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过关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输电线路会产生电能损失的。一根某型号铜导线电阻约为0.80,通过2A的电流时,10s内产生的热量约为()
A.5J
B.10J
C.24J
D.32J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能损失相关的焦耳定律。根据焦耳定律Q=I2Rt,其中电流I为2A,电阻R约为0.8Ω,时间t为10s,代入可得Q=22×0.8×10=32J。选项A、B、C计算结果均不符合,所以答案选D。
2、运动员参加100m赛跑,第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10m/s
C.11m/s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运动员跑100m赛跑,第10s末到达终点,位移是100m,时间是10s。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全程平均速度=100m÷10s=10m/s,所以答案选B。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C.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D.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惯性概念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A选项,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C选项,速度不影响惯性大小;D选项,静止的物体同样具有惯性。所以答案选B。
4、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图所示.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和气球()
A.仍能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上下晃动
答案:C
解析:气球和金属块在水中静止,故所受浮力与气球及金属块的重力相等.当气球上移时,所在处的压强变小,则气球体积变大,故气球所受浮力变大,浮力大于重力,金属块和气球上浮,故选C
5、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行驶的自行车
B.浮动的白云
C.骏马奔腾
D.鲜花怒放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行驶的自行车、浮动的白云、骏马奔腾,其物体位置都发生了改变。而鲜花怒放是生物的生长过程,不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所以答案选D,它不属于机械运动。
6、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7、在如图a、b所示电路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且小于灯S的电阻,接通开关K,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S发光,则()
A.在电路a中,闭合K时,S将立即变亮发光
B.在电路a中,断开K后,S将先变得更亮,后才变暗
C.在电路b中,闭合K时,S将逐渐变亮发光
D.在电路b中,断开K后,S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暗
答案:D
解析:A.在电路a中,闭合K时,由于L的阻碍作用,S慢慢变亮。故A错误;
B.在电路a中,断开K后,由于L的阻碍作用,S慢慢变暗,不会出现闪亮现象。故B错误;
C.在电路b中,闭合K时,灯泡S与电阻R串联接入电路,则其立即变亮。故C错误;
D.在电路b中,由于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比线圈的电流小。断开K后,由于L的阻碍作用,导致灯泡S变的更亮,然后逐渐变暗。故D正确。
故选D。
8、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晨钟暮鼓”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调进行分辨的
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测距,从而获得车后障碍物信息的
D.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的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声现象的知识。在生活中,人们分辨钟声和鼓声依据的是音色,而非音调,A项错误。“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B项正确。汽车“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测距,不是次声波,C项错误。紧闭门窗是通过阻断声音传播来控制噪声,不是防止噪声产生,D项错误。综上所述,答案选B。
9、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应尽快把静电导走,下列措施不是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A.纺织车间保持适当的湿度
B.电工钳柄上套有绝缘胶套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