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资部制度试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40分)
1.某企业《招聘管理办法》规定:“内部推荐成功录用的,推荐人可获得被推荐人首月工资30%的奖励”,该条款的合法性关键在于()
A.奖励金额是否高于市场水平
B.是否与被推荐人书面约定
C.是否符合企业薪酬总额预算
D.是否明确“成功录用”的界定标准
答案:D(企业内部奖励条款需明确触发条件,避免因定义模糊引发争议)
2.依据《劳动合同法》,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次数限制为()
A.1次
B.2次(岗位调整后)
C.3次(晋升后)
D.无限制(双方协商一致)
答案:A(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3.某员工月工资10000元(社保基数按10000元缴纳),2023年10月1日(国庆节)加班8小时,企业应支付的加班费最低为()
A.1379元(10000÷21.75×300%)
B.2069元(10000÷21.75×300%×1.5倍)
C.828元(10000÷21.75×200%)
D.1034元(10000÷21.75×300%×0.75)
答案:A(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为工资的300%,日工资=月工资÷21.75)
4.企业制定《培训管理办法》时,规定“员工参加外部培训需签订服务期协议,服务期内离职需全额赔偿培训费”,该条款的违法风险在于()
A.未明确培训费构成(如差旅费是否计入)
B.未约定服务期具体期限
C.未规定违约金不得超过未履行服务期分摊的培训费
D.未要求员工提前30天提出离职
答案:C(《劳动合同法》规定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5.某公司季度绩效考核中,将“部门同事满意度”作为普通员工的考核指标,其主要问题是()
A.指标与岗位关键职责不相关
B.评分标准不量化
C.可能引发人际关系矛盾
D.不符合SMART原则中的“相关性”
答案:A(普通员工的核心职责通常不包括维护部门同事满意度,指标设计需与岗位价值关联)
6.企业在员工入职30日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第31日补签时,员工主张支付双倍工资,企业的正确应对是()
A.无需支付,因已补签
B.需支付入职第2日至第30日的双倍工资
C.需支付入职第2日至补签前一日的双倍工资
D.需支付入职当日至补签前一日的双倍工资
答案:C(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从入职第2个月起算,至补签前一日止)
7.某女职工怀孕7个月,向企业申请每天1小时产检假,企业《考勤制度》规定“产检假需提供医院证明且每月不超过2次”,该规定()
A.合法,企业可自主规定产检假限制
B.部分违法,产检假次数不得限制
C.合法,需以医院证明为依据
D.违法,怀孕7个月以上应每天给予1小时工间休息
答案:B(《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未限制产检次数,企业不得单方设定次数限制)
8.企业实施“末位淘汰制”,将季度考核排名末位的员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其违法点在于()
A.未提前30日通知
B.未支付经济补偿
C.末位不等同于不胜任工作
D.未经过培训或调岗程序
答案:C(末位淘汰仅反映排名,不能证明员工不胜任工作,解除合同需符合“不胜任-培训/调岗-仍不胜任”的法定程序)
9.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规定“年终奖发放前离职的员工不予发放”,若员工12月31日离职,1月10日企业发放年终奖,该员工主张发放年终奖,法院通常会()
A.支持,因年终奖属于工资组成部分
B.不支持,企业有权自主决定发放条件
C.部分支持,按在职时间比例发放
D.驳回,因离职时未到发放时间
答案:A(司法实践中,若年终奖属于工资性收入且有明确发放规则,离职员工可主张按比例获得)
10.企业开展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其中必须包含的法定培训内容是()
A.企业文化
B.规章制度
C.安全生产操作
D.职业发展规划
答案:C(《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需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1.某员工累计工作12年,在现企业工作3年,2023年可享受的年休假天数为()
A.5天
B.10天
C.15天
D.20天
答案:B(年休假天数根据累计工作年限确定,10年≤累计工作年限<20年的,年休假10天)
12.企业与高级技术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竞业限制期限3年,补偿标准为离职前月工资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