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联直属事业单位2024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公文的发文机关标识均是发文机关加“文件”二字组成
B.上报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的距离小于下发公文
C.联合行文时,只用写主办机关
D.如联合行文过多,应保证首页显示正文
【答案】:D
【解析】并非所有公文的发文机关标识都是发文机关加“文件”二字组成,有些特定公文的发文机关标识有不同形式,所以“所有公文的发文机关标识均是发文机关加‘文件’二字组成”说法错误。上报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的距离大于下发公文,而不是小于,所以“上报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的距离小于下发公文”说法错误。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都要写,而不是只用写主办机关,所以“联合行文时,只用写主办机关”说法错误。当联合行文机关过多时,为了保证公文的规范性和阅读效果,应保证首页显示正文,所以“如联合行文过多,应保证首页显示正文”说法正确。
2、实际上,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船数量是符合英国当时的法律规定的,该项法律规定的救生船数量不是基于乘客人数,而是基于船的吨位。当时所有客船的救生船数量都远远低于需要的数量,配备救生船的目的不是用来装下全体乘客,而是预备在发生事故时将乘客转移到救援船上。在那时,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是客船上的救生船搭载人数应是船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船则可以搭载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还为这种“对乘客安全高度负责”的额外配置没有引起公众注意而感动委屈。下列说法与本文相符的是()
A.白星公司唯物是图的做法导致泰坦尼克悲剧的发生
B.英国当时的法律与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不一致
C.泰坦尼克号配备的救生船数量超过法律规定的数量
D.泰坦尼克号的悲剧从技术角度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答案】:C
【解析】题干表明泰坦尼克号救生船数量符合英国法律规定,且其救生船可搭载一半乘客,说明配备的救生船数量超过法律规定,而其他关于白星公司、法律与规则一致性、悲剧能否避免均未提及。
3、张某去世后,其7个儿子A、B、C、D、E、F、G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并诉至法院。其中G起诉A侵犯其继承权,法院受理此案后,通知其余5个儿子参与诉讼。在这之中,B、C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且不参加诉讼,D、E未作表态,F愿意参加诉讼。本案中谁是原告()。
A.G
B.FG
C.DEFG
D.BCDEFG
【答案】:C
【解析】在遗产继承诉讼中,部分继承人起诉的,人民法院应通知其他继承人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被通知的继承人不愿意参加诉讼又未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人民法院仍应把其列为共同原告;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可不列为原告。本题中,G主动起诉A侵犯其继承权,G自然是原告。F愿意参加诉讼,也应列为原告。DE不表态,即未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根据规定应被列为共同原告。而BC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不参加诉讼,所以可不列为原告。综上,应将DEFG列为原告。
4、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用不能饮用的污水兑制酱油、用石灰掺进牛奶等行为构成了()。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C.制假、售假罪
D.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不同罪名的理解与区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该罪强调的是产品质量方面存在欺诈性,更多侧重于产品的质量未达到合格标准,不一定涉及有毒有害的物质。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故意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工业酒精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用不能饮用的污水兑制酱油,污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用石灰掺进牛奶中,石灰并非食品原料且对人体有害。这些行为都是在食品中掺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符合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构成要件。“制假、售假罪”并不是我国刑法中的规范罪名。在司法实践和刑法规定中,涉及制假售假行为通常会以具体的罪名来认定,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是指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行为。该罪强调的是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但并不一定是掺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综上所述,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用不能饮用的污水兑制酱油、用石灰掺进牛奶中等行为构成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5、《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救助管理的执法主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