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练习题(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34.4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8.98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练习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40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4修订)》,以下哪类主体不属于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A.食品生产企业法定代表人

B.餐饮服务提供者实际控制人

C.食品销售个体户经营者

D.食品运输公司仓库管理员

答案:D

解析:《食品安全法(2024修订)》第五条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要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个体经营者)是本单位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需对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食品运输公司仓库管理员属于具体岗位人员,非第一责任人。

2.某糕点店使用的奶油在25℃环境下存放超过2小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A.立即放入0-4℃冰箱继续使用

B.加热至70℃以上杀菌后使用

C.直接丢弃

D.与新鲜奶油混合后使用

答案:C

解析:《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2024)》规定,高风险食品(如奶油、乳制品)在常温(25℃以上)下存放超过2小时,或10-25℃存放超过4小时,应视为“时间-温度控制安全食品(TCS食品)”,需直接废弃,不得继续使用,因其已处于微生物快速繁殖区间。

3.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五专管理”要求?

A.亚硝酸钠存放在调味品货架,由厨师按需领用

B.苯甲酸钠存于专用柜,标识“食品添加剂”,由专人登记领用

C.甜蜜素与食用盐混装,标注“甜味剂”

D.柠檬酸存放在仓库角落,无领用记录

答案:B

解析:《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要求,食品添加剂需实行“五专管理”:专人采购、专库(柜)存放、专用台账、专用称量工具、专用标识。选项B中苯甲酸钠存于专用柜并标识,符合管理要求;其余选项存在混放、无记录等问题。

4.某食堂加工冷冻牛肉时,采用自来水浸泡解冻4小时,肉表面出现黏滑感,最可能的风险是?

A.农药残留超标

B.交叉污染

C.微生物繁殖

D.亚硝酸盐中毒

答案:C

解析:冷冻食品应采用冷藏解冻(0-8℃,≤24小时)、流水解冻(≤2小时)或微波解冻(立即加工)。自来水浸泡解冻时间过长(4小时),肉温长时间处于5-60℃的“危险温度带”,导致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大量繁殖,表面黏滑是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典型表现。

5.以下关于餐用具清洗消毒的操作,正确的是?

A.清洗池:1号池洗果蔬,2号池洗碗,3号池消毒

B.消毒后餐用具自然沥干,存放于开放货架

C.使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250mg/L)浸泡10分钟

D.塑料餐盒用121℃高温蒸汽消毒3分钟

答案:C

解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24)》规定:①清洗消毒需设专用水池(至少3池:清洗、冲洗、消毒),果蔬与餐用具应分池;②消毒后餐用具需存于密闭保洁柜;③含氯消毒液浓度应为250-500mg/L,浸泡时间≥10分钟;④塑料餐盒不耐高温,蒸汽消毒温度应≤100℃,时间≥15分钟(121℃适用于金属餐具)。选项C符合要求。

6.预包装食品标签中,“生产日期”的正确标注应为?

A.2024/12/31(包装完成日期)

B.2024/12/30(原料验收日期)

C.2025/01/01(出厂日期)

D.2024/12/29(加工完成日期)

答案:D

解析:《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24)》明确,生产日期是指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即加工完成的日期。包装完成日期、出厂日期或原料日期均不符合定义。

7.某超市销售的散装大米出现虫蛀,最可能的原因是?

A.包装材料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B.存储环境湿度>65%,温度>25℃

C.运输过程中与化学品混装

D.原料种植时农药残留超标

答案:B

解析:大米虫害(如米象)繁殖的适宜条件为湿度>60%、温度25-30℃。存储环境湿度过高、温度适宜会导致虫卵孵化;包装材料问题多导致污染而非虫蛀;混装化学品会导致化学污染;农药残留超标属原料问题,与虫蛀无关。

8.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超过保质期食品”?

A.标注“保质期至2025-03-01”,2025-03-02销售

B.未标注生产日期,但标注“保质期12个月”

C.生产日期模糊,无法辨识

D.标注“最佳食用期至2025-03-01”,2025-03-02销售

答案:D

解析:“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超过后可能存在安全风险;“最佳食用期”(赏味期)指风味最佳期限,超过后仍可安全食用(需感官无异常)。选项D中“最佳食用期”过期不视为“超过保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