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当担心手中竖直拿着的瓶子掉下去时,总是努力把它握得更紧些,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A.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
B.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
C.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D.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摩擦力相关知识。手握瓶子时,瓶子不掉是因为受到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有最大值,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能增大最大静摩擦力。担心瓶子掉而握得更紧,目的是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从而更有效地防止瓶子滑落。所以答案选D。
2、运算器的功能是()
A.进行逻辑运算
B.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
C.进行算术运算
D.做初等函数的计算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运算器的功能。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在计算机运算中,它既能够进行算术运算,比如加减乘除,也能够进行逻辑运算,例如与、或、非等。A选项只提到逻辑运算,不全面;C选项只说算术运算,也不完整;D选项初等函数的计算并非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所以答案是B,即运算器能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
3、如图是将正方体切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是正方形,切去部分的棱能看到,用实线表示,故选C.
4、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
A.4N,0
B.2N,2N
C.4N,4N
D.8N,8N
答案:C
解析:当弹簧受力平衡,保持静止时,墙对弹簧的拉力大小等于人对弹簧的拉力大小为4N;弹簧两次伸长量相同,所受拉力不变,仍为4N,且弹簧两端所受人的拉力大小相等,即均为4N,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把图中的纸片沿虚线折叠,可以围成()
A.三棱锥
B.三棱柱
C.五棱锥
D.五棱柱
答案:C
解析:折叠后,该几何体的底面是五边形,则该几何体为五棱锥.
6、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拉木块沿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受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析:A.平衡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力,两力作用点不再同一物体上,故A错误;
BC.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C错误;
D.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7、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类比型题干,需要先提取第一组已知图形规律,再观察第二组是否具备同样规律。第一组图形中,白色块、黑色块均顺时针平移一个单元格,第二组图形中前两个图形具备同样的规律。依此规律,本题选A。
8、想要离开地面,都需要克服来自地球的吸引力,即()。
A.分子力
B.摩擦力
C.弹力
D.重力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不同力的理解。在物理学中,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当物体想要离开地面时,必须克服地球的吸引,这种吸引力就是重力。分子力、摩擦力、弹力与离开地面所克服的力无关,所以答案是D。
9、水平路面上有一个重500N的小车,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前移动了5m,在该过程中()
A.车受到的阻力是600N
B.车受到的阻力是100N
C.拉力对车做功1500J
D.重力对车做功2500J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力与做功的知识。小车匀速向前移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等于阻力,所以阻力为100N。拉力做功等于拉力大小乘以移动距离,即100N×5m=500J。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小车水平移动,重力不做功。综上,答案选B。
10、在制作演示文稿时,可以预先为幻灯片对象创建超链接,关于超级链接,以下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