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规培轮转试题
一、选择题
1.检验科常用的抗凝剂中,用于凝血功能检测的是()[单选题]*
A.肝素
B.枸橼酸钠
C.EDTA-K2
D.草酸盐
E.氟化钠
答案:B。原因:枸橼酸钠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常用于凝血功能检测,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的检测。肝素主要用于血液学检查和急诊生化检验;EDTA-K2常用于血常规检测;草酸盐对血细胞形态有影响且毒性大,应用较少;氟化钠主要用于血糖检测的抗凝。
2.以下哪种细胞在正常外周血中不会出现()[单选题]*
A.有核红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
E.血小板
答案:A。原因: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是没有有核红细胞的,有核红细胞多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溶血性贫血等病理情况。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都是正常外周血中存在的成分。
3.以下哪项不是血液生化检验的项目()[单选题]*
A.血糖
B.血钾
C.血红蛋白
D.谷丙转氨酶
E.肌酐
答案:C。原因:血红蛋白是血液常规检查中的项目,主要用于评估贫血等情况。血糖、血钾、谷丙转氨酶和肌酐都是血液生化检验项目,血糖反映体内糖代谢情况,血钾反映电解质平衡,谷丙转氨酶反映肝功能,肌酐反映肾功能。
4.检验科细菌培养时,以下哪种环境适合厌氧菌的培养()[多选题]*
A.有氧环境
B.无氧环境
C.微需氧环境
D.高二氧化碳环境
E.低湿度环境
答案:B。原因:厌氧菌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有氧环境会抑制其生长甚至导致其死亡。微需氧环境适合微需氧菌生长;高二氧化碳环境适合某些特殊细菌生长;低湿度环境不利于细菌培养,而厌氧菌需要无氧环境来生长繁殖。
5.在免疫比浊法中,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检测结果()[单选题]*
A.抗原抗体的比例
B.溶液的酸碱度
C.标本中的血脂浓度
D.检测时的温度
E.检测人员的性别
答案:E。原因:在免疫比浊法中,抗原抗体比例不当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溶液酸碱度不合适会影响抗原抗体反应;标本中的血脂浓度过高可能产生干扰;检测时温度变化会影响反应速率和结果。而检测人员的性别与免疫比浊法的检测结果没有关系。
6.检验科进行尿液检测时,若发现尿液中出现大量白细胞管型,提示可能患有()[单选题]*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小球肾炎
C.肾盂肾炎
D.膀胱炎
E.尿道炎
答案:C。原因:白细胞管型是肾盂肾炎的一个特征性表现。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红细胞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出现颗粒管型等多种管型;膀胱炎和尿道炎一般不会出现白细胞管型,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增多等情况。
7.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检验科的血液细胞计数()[单选题]*
A.酶标仪
B.血细胞分析仪
C.生化分析仪
D.荧光显微镜
E.电泳仪
答案:B。原因:血细胞分析仪是专门用于对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计数和相关参数测定的仪器。酶标仪主要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检测;生化分析仪用于血液生化项目检测;荧光显微镜用于观察具有荧光特性的物质或细胞结构;电泳仪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分析。
8.检验科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时,PT延长可见于()[多选题]*
A.维生素K缺乏
B.口服抗凝剂过量
C.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后期
E.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
答案:ABCDE。原因: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导致PT延长;口服抗凝剂过量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使PT延长;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后期凝血因子消耗以及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都会使凝血过程受阻,从而导致PT延长。
9.在检验科的微生物检验中,革兰氏染色后,革兰氏阳性菌呈()[单选题]*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黄色
E.绿色
答案:C。原因: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革兰氏阳性菌经革兰氏染色后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这是由于两类细菌细胞壁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差异导致对染色剂结合能力不同。
10.以下关于检验科标本采集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静脉采血时,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长
B.采集尿液标本时,应留取中段尿
C.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D.动脉采血后不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按压
E.采集粪便标本时,应避免混入尿液
答案:D。原因:动脉采血后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按压,以防止出血和形成血肿。静脉采血时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会影响血液成分;留取中段尿可减少尿道口细菌污染;脑脊液标本采集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粪便标本混入尿液会影响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