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章工作研究6.1工作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6.2工作环境设计6.3工时定额与工作测量
26.1工作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6.1.1工作设计的基本思想6.1.2工作设计的方法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开创科学管理,强调标准化与效率,忽视人文因素,影响深远。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主张社会与技术双优化,关注科技对个人、群体及管理的影响,强调二者协调以提高系统效率。人类工程学理论人体工程学研究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以人为本”,起源于欧美,应用于工业、建筑和室内设计。6.1.1工作设计的基本思想
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优化工作环境,提升工效,预防职业病,增强员工满意度,助力企业竞争力。人因工程学人因工程学,研究人机环境关系,优化设计,提升安全效率,广泛应用于生活各领域。6.1.1工作设计的基本思想
工作专业化工作专业化提升效率,但需平衡技能多样性,如沃尔沃小组装配法提高质量和效率。工作设计的社会方法工作设计应注重社会性,采用扩大、轮换、丰富化提升员工满意度与生产效率。动作研究动作研究,由吉尔布雷斯夫妇创立,旨在优化劳动动作,提升效率,关注速度、疲劳与质量三要素。团队工作方式团队工作方式促进跨层级沟通,提升效率与员工积极性,尤以自我管理式团队为现代企业赋能。6.1.2工作设计的方法
66.2工作环境设计6.2.1工作环境影响因素6.2.2工作环境设计
微气候微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显著影响人体健康、工作效率及安全,理想温度16~25度。照明照明设计创舒适作业环境,优化亮度,消除眩光与暗光。噪声噪声,被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来源广泛,包括交通、工业、建筑和社会生活。安全性安全问题关键,涉及设备损坏、工作中断、人力成本,照明不当与操作粗心为主要诱因。6.2.1工作环境影响因素
微气候环境设计微气候设计调控温湿度,改善作业环境,保障产品质量与人员健康。防噪音设计控制噪声需从声源、传播途径和接收者三方面入手,包括减少振动、合理布局及个人防护。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关键:亮度匹配工作需求,自然光提升心情,经济与安全兼顾。预防事故发生预防事故关键:规划、标志、保护、设备、培训、协作。6.2.2工作环境设计
96.3工时定额与工作测量6.3.1工时定额6.3.2工作测量
工时定额工作时间分类工作时间制度包括标准、延长、缩短、不定时及计件工作时间,确保职工权益与任务完成。工时定额的作用工时定额支撑企业成本控制、生产计划、人员配置与效率评估,促进持续改进。6.3.1工时定额
测时法测时法:研究工序时间,优化操作,制定作业定额,含宽放时间计算。模特法MOD法,由海特博士创,精简PTS技术,适用多领域,21基动作,手指动为时间单位,易学实用。预定时间标准法预定时间标准法(PTS),分解作业为基本动作,预设时间值,确定标准时间,广泛应用于作业研究,第三代MOD技术更简便精确。工作抽样法工作抽样法:高效、经济、简便,适多作业,统计推断工作状态,提升测量精度。6.3.2工作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