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技术比武题库
一、单选题
1.煤矿井下远距离爆破时,回风系统必须停电撤人。爆破后,进入工作面检查的时间应在措施中明确规定,但不得小于(C)min。
A.10B.20C.30
2.由于管理不当,贮存条件不好或贮存时间过长,致使爆破材料安全性能不合格或失效变质时,必须(A)销毁。
A.及时B.请示上级同意后C.满足一定数量后
3.在爆破地点20m以内,有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B)以上时,严禁装药、爆破。
A.1/2B.1/3C.2/3
4.井下爆炸物品库应采用硐室式或(C)。
A.躲避硐式B.套件式C.壁槽式
5.处理拒爆、残爆时,因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A)起爆。
A.可重新连线B.不可以重新连线C.不用发爆器
6.工作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C)m,在岩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m。
A.0.8B.0.6C.0.5
7.各矿对(A)必须实行统一管理、发放,必须定期校验各项性能参数,不符合规定的严禁使用。
A.发爆器B.雷管导通仪C电雷管测试仪
8.爆炸材料库和爆炸材料发放硐室附近(C)m范围内,严禁爆破。
A.10B.20C.30
9.爆破时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如果必须挂在同一侧,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的下方,并应保持(B)m以上的距离。
A.0.2B.0.3C.0.5
10.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A)S,方可起爆。
A.5B.10C.15
11.携带爆炸材料上、下井时,在每层罐笼内搭乘的携带爆炸材料的人员不得超过(B)人,其他人员不得同罐上下。
A.2B.4C.5
12.处理拒爆时,必须在距拒爆炮眼(B)m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A.0.2B.0.3C.0.5
13.井下爆炸材料库房距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巷道、主要硐室以及影响全矿井或大部分采区通风的风门的法线距离:硐室式的不得小于(B)m,壁槽式的不得小于60m。
A.80B.100C.120
14.井下用钢丝绳牵引的车辆运送爆炸材料时,运行速度不得超过(A)m/s。
A.1B.2C.3
15.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的贮存量不得超过(C)天的供应量,其中炸药量不得超过400kg。
A.3B.2C.1
16.深孔爆破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孔深的(B)。
A.1/4B.1/3C.1/2
17.高瓦斯矿井,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B)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A.二B.三C.四
18.井下爆炸材料库的最大贮存量,不得超过该矿井3天的炸药需要量和(A)天的电雷管需要量。
A.10B.5C.3
19.通电以后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把手或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再等一定时间[使用延期电雷管时,至少等(C)min],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
A.5B.10C.15
20.爆破母线与起爆电源或起爆器连接之前,应当测量全线路的(B)。
A.电阻值B总电阻值C.各分路电阻值
21.井下用机车运送爆炸材料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A)m/s。
A.2B.4C.6
22.经诊断的观察对象和尘肺患者,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每年(B)次。
A.3B.1C.2
23.个体防尘要求作业人员佩戴(B)和防尘安全帽。
A.防尘眼镜B.防尘口罩C.防尘耳塞
24.(B)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卫生行政部门B.用人单位C.工会组织
25.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每(B)个月测定一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
A.3B.6C.12
26.煤矿必须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呼吸性粉尘浓度每(B)个月测定1次。
A.6B.1C.3
27.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A)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标本兼治、防治结合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8.井下作业场所的总粉尘浓度每月测定(B)次。
A.1B.2C.3
29.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C)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A.兼职工人B.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