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教室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场所,供师生教学、培训使用。
二、学校要加强对计算机教室的管理,安排专职或兼职管理员负责计算机教室的日常管理、使用、保养、维护、安全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维护保养能力。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培训,持证上岗。
三、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和设施,要分类编号定位,逐一登记入帐。文件、教学资料、软件和财产档案要及时整理归档。建立健全严格验货、损坏赔偿、报废审批等制度。
四、学生入室必须穿鞋套或专用托鞋并按照教师的安排就座;学生上机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上机操作规程操作。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计算机教师,不得自行处理。不得晃动或搬运机箱及设备,不得插接或拔下各种联结线和接口卡,不得私自修改计算机系统配置,如设置密码、增删软件等。保持室内安静和清洁卫生,爱护计算机以及教室内的其它物品;学生离室时,要检查设备,填写使用记录,并将设备和桌、凳摆放整齐。
五、建立计算机工作日志或周志等档案,记载每台计算机的使用、保养、故障维修等情况。做好系统维护和设备保养工作,雨季和假期要定时开机;严控外来磁盘、光盘和U盘等存储介质的使用;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和杀毒,重要文件和软件要有备份;禁止管理人员对本教室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删改,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安装应用系统软件;禁止通过本教室计算机传播病毒、攻击性程序,以及有不健康内容的文件
六、计算机教室的服务器和教师机实行专人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计算机教室,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拆卸计算机。下班时,要关好门窗,关闭设备电源、电灯、窗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七、对因工作失职或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的设备损坏或丢失,应照价赔偿。对故意损坏设备者,除照价赔偿外,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处罚。
八、加强防火、防盗的安全防护工作,配备必要的防火、防潮、防盗、防雷、防尘、防高温、防强光、防静电设施,具备必要的计算机维护、保养工具和软件。机房内严禁明火并合理配置消防器材,管理员应正确掌握消防器材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