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全真模拟模拟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2、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打开啤酒瓶盖,瓶口处气体温度降低
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C.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热传递的知识。热传递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A选项是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C选项是水通过热传递散失热量变成冰块;D选项是通过做功使铁丝内能增加。而B选项烧水时,高温的火焰将热量传递给低温的水,使水逐渐变热,这是利用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增加的典型例子。
3、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故选A。
4、所有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之所以称为热运动,其原因是()
A.分子的运动只有热时才有,冷时即停止
B.分子的运动在温度高时剧烈,而在0C以下则停止
C.分子的运动在温度高时剧烈,在趋近绝对零度时停止
D.分子的运动永不停止,但温度越高越剧烈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分子热运动是指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A选项分子运动任何时候都存在;B、C选项中分子运动在低温时也不会停止。所以D选项正确,分子运动永不停止,且温度越高越剧烈。
5、如图所示,顺序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6、某人用长绳将一重物从井口送到井下,前二分之一位移物体匀速下降,后二分之一位移物体匀减速下降,到达井底时速度恰好为,两段时间重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
A.W1>W2
B.W1=W2
C.W1<2W2
D.W1=2W2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重力做功的知识。重力做功只与物体的重力和竖直方向的位移有关。在前二分之一位移和后二分之一位移,重物的重力不变,位移相同。根据重力做功的公式,重力做功等于重力乘以竖直位移,所以两段时间重力做功相等,答案选B。
7、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及矫正方法。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患者需配戴凹透镜矫正,答案选B。
8、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A.开普勒、卡文迪许
B.牛顿、伽利略
C.牛顿、卡文迪许
D.开普勒、伽利略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物理学史的重要人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卡文迪许通过实验精确测出了引力常量,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更实际的应用价值。选项A中开普勒主要贡献是行星运动定律;选项B中伽利略在力学方面有重要成就,但与本题无关;选项D同样不符合。所以答案是C。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阻r=2.0Ω,电阻R=8.0Ω,不计电流表的内阻。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I=0.30A。电源的电动势E为()
A.1.0V
B.2.0V
C.3.0V
D.2.4V
答案:C
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R+r),代入数据得E=3.0V
10、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小球()
A.保持静止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向下运动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当小球到达最高点瞬间速度为零,若此时所有力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小球会保持静止,A选项正确。B选项匀速直线运动需有初速度,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