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5北京初一(上)期末历史汇编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章节综合
一、选择题
1.(2025北京延庆初一上期末)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和尧 B.炎帝和黄帝 C.炎帝和舜 D.尧和舜
2.(2024北京西城初一上期末)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和传说,如“后羿射日”“夸父追日”“愚公移山”“伏羲画卦”“神农尝草”等,其中体现“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的传说是(???)
A.后羿射日 B.神农尝草 C.夸父追日 D.愚公移山
3.(2024北京怀柔初一上期末)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使用打制石器并学会用火
C.已经会使用磨光方法制造工具并种植粟
D.学会建造房屋和制作陶器
4.(2024北京顺义初一上期末)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和蚩尤 B.黄帝和炎帝 C.炎帝和蚩尤 D.尧舜禹
5.(2024北京朝阳初一上期末)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共同之处是(???)
A.都生活在长江流域 B.都使用磨制石器
C.都掌握了人工取火 D.都过着群居生活
6.(2024北京大兴初一上期末)“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可见,华夏民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
A.错综复杂 B.分散杂居 C.人口众多 D.多元一体
7.(2024北京顺义初一上期末)以下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北京人会使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的是(???)
A.头盖骨化石 B.肿骨鹿化石
C.灰烬层、烧石 D.尖状器等石器
8.(2024北京西城初一上期末)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说法。研究人类起源主要的证据是(???)
A.史书记载 B.社会调查 C.考古学发现 D.影视作品
9.(2024北京东城初一上期末)学校组织参观一处早期人类遗址,同学们了解到,在这一遗址处生活的早期人类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他们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据此可知,学生们参观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马坝人遗址
10.(2024北京海淀初一上期末)《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以上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君主制 D.中央集权制
11.(2024北京昌平初一上期末)传说黄帝时期的伶伦模拟鸟鸣,发明了笛子。考古学家在贾湖遗址(黄河流域)发现了距今8000多年前的骨笛。据此可知(???)
A.考古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B.传说可能蕴含某些历史信息
C.传说是过去发生的真实事件 D.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的传说
12.(2024北京丰台初一上期末)以下考古发现表明(???)
A.我国是早期人类发源地之一 B.北京人已会使用和保存火种
C.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历史 D.原始农耕主要使用磨制石器
13.(2024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下图是古人类两颗门齿化石。1965年出土,经古地磁学方法测定其生活年代为距今约170万年前。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国人类历史年代向前推进了100万年。材料中的古人类指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14.(2024北京延庆初一上期末)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蚩尤 B.黄帝和蚩尤 C.炎帝和黄帝 D.舜和禹
15.(2023北京平谷初一上期末)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中,作为研究我国农耕时代居民生活的最为可靠的史料是(???)
A.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等材料
B.司马迁《史记》中有关黄帝的记载
C.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陶器的神话传说
D.北京人遗址的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
16.(2023北京二中初一上期末)某校举办“百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图片展。下图为“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文物介绍。据此推测
①该文物出土于黄河中游地区②河姆渡居民已开始了家畜饲养
③该文物是旧石器时代的器物④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烧制陶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3北京西城初一上期末)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佐证。下列文物图片最能直接说明河姆渡氏族已开始从事原始农业种植的是(???)
A. B.
C. D.
18.(2023北京西城初一上期末)炎帝陵和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每年清明到这里祭扫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A.礼贤下士选贤与能 B.教人们挖井,制造船只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