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血液循环氟被逐渐转运到全身组织中;氟在体内分布于全身各器官组织,主要是硬组织如骨骼和牙齿等分布较多。氟通过尿液、粪便和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其中以肾脏排氟的途径最为重要,占50-80%。此外,乳汁、唾液、头发、指甲等也排出微量的氟。第30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氟的生理功能1.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氟磷灰石--增强机械强度;牙釉质中适量氟使其抗酸蚀能力增强;抑菌作用,减少酸性物质的生成;提高抗龋齿能力。2.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3.对神经肌肉的作用:氟能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从而使乙酰胆碱的分解减慢,乙酰胆碱是神经传导介质,因而提高了神经传导效果。第31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1.世界分布:世界上分布很广,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都有发生,亚洲的印度、中国、朝鲜、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均有本病的发生。在欧洲、美洲、非洲等的20多个国家也有本病发生的报道。2.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除上海市外,全国各省市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分布在1187个病区县;病区人口3.3亿,氟斑牙现患4000多万,氟骨症现患260多万。第32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区确定①人均日摄入量>3.5mg②人群尿氟均值>1.5mg③8-15岁儿童恒牙氟斑牙检出率>30%,或氟斑牙指数>0.4④有氟骨症患者◆病区分级指标轻病区中病区重病区饮水含氟量1.1-2.0mg/L2.1-4.0mg/L4.1-6.0mg/L人群尿氟均值1.6-3.0mg/L3.1-5.0mg/L5.1-7.0mg/L氟斑牙指数(DFI)1.0-2.02.0-3.0>3.0氟斑牙程度轻度为主中度>50%基本中度以上氟骨症病人无中/重度重度<2%重度2.1-5.0%DFI=(可疑人数×0.5+极轻人数×1+轻度人数×2+中度人数×3+重度人数×4)/受检总人数第33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区分类(地方性氟病的类型)●饮水型病区:分布广、危害重①??浅层地下水病区②??深层地下水病区③??泉水和地热水病区④富氟岩矿高氟水病区●煤烟污染型病区:西南地区(贵州)燃煤方式落后、高氟(1000多mg/kg)劣质煤、高寒山区、烤火期长、室内烘烤粮食●饮茶型病区:西藏、内蒙、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砖茶)第34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地方性氟病的人群分布:⑴年龄分布:氟斑牙一般发生在儿童恒齿,并终生携带。氟骨症多见于成人,20岁以后明显增加,随年龄增长氟骨症病人增多。⑵性别分布:一般不明显,女性由于生育原因氟骨症发生常多于男性,女性以疏松和软化型为主,男性以硬化型为主。⑶家庭分布:非病区迁入病区的家庭易患病、病情重;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患病率高、病情重。第35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发病原因:长期摄入过量的氟,人体摄氟量>4mg/d即可引起慢性氟中毒;身体状况。毒作用机制:①?抑制代谢酶活性:氟可影响糖代谢过程的酶活性,干扰能量代谢过程,如烯醇化酶、乌头酸酶、琥珀酸脱氢酶等;表现为代谢障碍、骨营养不良。第36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②对牙齿的影响发病机制表现过量F-对牙胚发育的毒性牙釉母细胞破坏牙釉质疏松、着色(斑釉齿)影响牙本质钙化牙碎裂、白垩样变、缺损③破坏钙、磷代谢/对骨骼影响发病机制表现F-+Ca2+?CaF2沉着在骨骼骨质硬化沉着在肌腱、韧带软组织硬化、关节活动受限血Ca2+?缺钙综合症骨Ca2+吸收?骨质疏松软化第37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1.氟斑牙(dentalfluorosis)?一般无自觉症状,主要是釉面光泽度改变、釉面着色、釉面缺损?诊断依据:长期生活在高氟地区,加上临床表现第38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氟骨症(skeletalfluor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