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确定度的评定
分类:测量一般来源于随机性和模糊性,前者归因于条件不充分,后者归因于事物本身概念不明确。这就使得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许多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以用测量列结果(观测值)的统计分布来进行估算,并且以实验标准〔偏〕差表征(A类);而另一些分量可以用其它方法(根据经验或其它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B类)来进行估算,并且也以标准〔偏〕差表征。所有这些分量,应理解为都贡献给了分散性。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UA类标准不确定度?AB类标准不确定度?B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第30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B”两类不确定度与“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的分类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随机”与“系统”表示误差的两种不同的性质,“A”类与“B”类表示不确定度的两种不同的评定方法。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的合成是没有确定的原则可遵循的,造成对实验结果处理时的差异和混乱。而A类不确定度与B类不确定度在合成时均采用标准不确定度,这也是不确定度理论的进步之一。“A”、“B”两类不确定度与“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大小第31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测量不确定度可能来源于以下10个方面:
(1)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
(2)实现被测量的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3)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4)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5)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
(6)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别力不够;
(7)赋与计量标准的值和参考物质(标准物质)的值不准;
(8)引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它参量不准;
(9)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10)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第32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与B类评定
它们都基于概率分布,并都用方差或标准差表征。两类不确定度不存在那一类较为可靠的问题。一般来说,A类比B类较为客观,并具有统计学上的严格性。测量的独立性、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和测量次数决定A类不确定度的可靠性。第33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确定测量值的误差范围,通常用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仪决定,由仪器鉴定书提供。2)根据要求的置信水平估计包含因子k,则B类标准不确定度类μB为:置信区间半宽度包含因子——k,通常在2~3之间(当p=0.95时,k=2;p=0.99时,k=3)仪仪第34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单一量直接测量时★第35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6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μAμBμCU第37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简化的一些途径:
a)忽略诸多分量中那些对合成不确定度影响不到0.1的分量;
b)尽可能利用过去同类检测中的检测结果或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c)尽可能利用技术规范中所给出的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例如:方法的重复性、重复性限、复现性限(再现性限)等;
★d)没有必要评定扩展不确定度Up时,可以只给出U,而不必去评定各分量的自由度;
e)只有在合成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很小时,例如小于6,才有必要采用插入法来计算包含因子kp;
f)当出现输入量估计值有可能相关时,可以估计为强相关的情况下,相关系数r可取+1,或-1,弱相关情况下,可取+0.5或-0.5;
g)当输入量与输出量间的函数关系呈现非线性时,可采用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来合成而不必求偏导数;
h)很多情况下,可把不确定度的分量按系统效应与随机效应分别评定后合成而使评定过程简化;
i)如果要求有较大的自由度,一般不小于10就行了,不必太大。
第38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9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重点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第40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主要介绍最小二乘法第41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2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y=f(x)一元单项函数---线性关系显著性检验---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实际是否相符方差分析---求解/预报因变量的值的精度如何第43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拟和曲线:残差:残差平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