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试卷及答案详解【精选题】.docx
文件大小:150.41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7.55千字
文档摘要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首先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落体运动进行正确研究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开普勒

D.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科学发展历程中科学家研究成果的了解。在物理学发展中,伽利略率先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来研究落体运动。牛顿主要贡献在于万有引力和力学定律,开普勒在天体运行方面成果显著,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多被后来的研究修正。所以这道题应选B伽利略。

2、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80N的重物,物体上升速度为0.1m/s,上升高度为20cm,拉绳子的力F为50N,则()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60cm

B.拉力的功率为5W

C.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

D.有用功为1600J

答案:C

解析:

3、下列四种现象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雨后空中出现彩虹

B.肥皂泡的表面呈现彩色

C.拍照时在镜头前加偏振片

D.用门镜扩大观察视野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光的干涉知识。光的干涉是两列或多列光波叠加产生明暗相间条纹的现象。肥皂泡表面呈现彩色,是因为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和反射,拍照加偏振片是光的偏振现象,门镜扩大视野是光的折射。所以本题答案选B。

4、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电压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5、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超导体。超导体的应用前景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假如科学家已研究出室温下的超导体,你准备把它用来制作()

A.家用保险丝

B.白炽灯泡的灯丝

C.电炉的电阻丝

D.远距离输电中的输电导线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超导体特性及应用的理解。超导体电阻为零,电流通过时不会发热。家用保险丝需要在电流过大时发热熔断,A项不符合。白炽灯泡灯丝和电炉电阻丝靠发热工作,B、C项也不行。远距离输电中,用超导体做导线能减少电能损耗,D项正确。所以应选择D选项。

6、北约在对南联盟进行轰炸时,大量使用贫铀炸弹.贫铀比重约为钢的2.5倍,设贫铀炸弹与常规炸弹射行速度之比约为2:1,它们在穿甲过程中所受阻力相同,则形状相同的贫铀炸弹与常规炸弹的最大穿甲深度之比约为()

A.2∶1

B.1∶1

C.10∶1

D.5∶2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动能定理的应用。根据动能定理,阻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贫铀炸弹与常规炸弹阻力相同,速度之比为2:1。设阻力为f,穿甲深度分别为d1和d2。由动能定理可得,fd1=1/2×2.5m×(2v)2,fd2=1/2×m×v2,两式相比可得最大穿甲深度之比约为10:1。

7、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熔化热最大的是()

A.铝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395.7kJ能量

B.铜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205.2kJ能量

C.碳酸钙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527.5kJ能量

D.氯化钠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517.1kJ能量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不同物质熔化热的理解。熔化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晶体在熔化时变成同温度的液态物质所吸收的热量。在常见物质中,碳酸钙的熔化热相对较大。题中给出质量相同的几种物质,碳酸钙熔化吸收527.5kJ能量,明显高于其他选项,所以答案是C。

8、高速运动的汽车在发生碰撞时,会弹出安全气囊来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关于安全气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全气囊能减少乘客受到的冲击力的大小,不能减少冲击力的冲量

B.安全气囊能减少乘客受到的冲击力的冲量,不能减少冲击力的大小

C.安全气囊既能减少乘客受到的冲击力的大小,也能减少冲击力的冲量

D.安全气囊既不能减少乘客受到的冲击力的大小,也不能减少冲击力的冲量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动量定理的理解。冲量等于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是不变的。安全气囊通过增加碰撞时间,根据冲量不变,力与时间成反比,从而减少冲击力的大小。A选项正确,安全气囊能延长碰撞时间,不能改变冲量,但能减小冲击力大小,保护乘客。

9、2020年,我国科学家通过冷冻电镜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神秘面纱。其中电子显微镜是冷冻电镜的关键,电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