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考试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如图所示,桌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竖直挡板,现将一个长方形物块A与截面为三角形的垫块B叠放在一起,用水平外力F缓缓向左推动B,使A缓慢升高,设各接触面均光滑,则该过程中()
A.A和B均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
B.A对B的压力越来越大
C.B对桌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D.推力F的大小恒定不变
答案:D
解析:
2、人们为了纪念用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用他的姓氏命名了频率的单位。这位科学家是()
A.库仑
B.赫兹
C.韦伯
D.安培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物理学史的了解。在物理学中,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频率的单位用他的姓氏命名。库仑主要在电学方面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韦伯在磁学方面有贡献,安培则在电流方面有重要研究。所以这道题答案选B。
3、在核反应堆外修建很厚的水泥层,是为了防止()
A.核爆炸
B.放射线外泄
C.快中子外泄
D.慢中子外泄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核反应堆防护措施的理解。在核反应堆中,放射线具有很强的危害性。修建很厚的水泥层,主要是利用其阻挡作用,防止放射线外泄,保护周围环境和人员安全。A选项核爆炸通常不是主要防范内容;C选项快中子外泄不是靠水泥层主要防范的;D选项慢中子外泄也并非重点防范对象。所以答案选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可以解决自然界中涉及的所有物理学问题
B.物体的动量越大,表明它受到的冲量越大
C.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D.太阳系中,同一行星与太阳的连线相同时间内在近日点扫过的面积大于远日点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经典力学有其适用范围,不能解决所有物理问题,A错误。动量大不一定冲量大,B错误。能量耗散确实反映了自然界宏观过程的方向性,C正确。同一行星与太阳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D错误。综上,从能量转化角度看,能量耗散的特点决定了C选项是正确的。
5、对某一确定的闭合电路,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为零的瞬间,闭合电路中不可能有感应电流
B.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增大,但闭合电路中感应电流可能减小
C.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减小,则闭合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一定减小
D.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越来越快,但闭合电路中的感应电流可能不变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磁感应相关知识。在电磁感应中,感应电流取决于磁通量的变化率。A选项,磁通量为零瞬间,若磁通量变化,仍可能有感应电流。B选项,磁通量增大,若变化率减小,感应电流可能减小。C选项,磁通量减小,变化率可能增大,感应电动势不一定减小。D选项,磁通量变化快,感应电流一定增大。综上,答案选B。
6、如图所示,用几只相同的玻璃瓶子装有不同质量的水。用一根筷子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声音是由筷子振动产生的
B.该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C.该声音主要是音调不同
D.在月球上敲击瓶子同样能听到声音
答案:C
解析:A.用筷子敲击装有不同质量水的几个相同的玻璃瓶子,声音是通过瓶子和水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故B错误;
C.由于瓶内水位的高低不同,因此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C正确;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在月球上敲击瓶子不能听到声音,故D错误。
故选C。
7、安培是十九世纪初法国著名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关于安培的研究工作,以下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A.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从而揭示了电和磁的关系
B.发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用实验测得元电荷的数值
C.发现了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并制作了发电机
D.发现了电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提出了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的方法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安培研究工作的了解。安培在物理学领域的重要贡献是发现了电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提出了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的方法。A选项电流的磁效应是奥斯特发现的;B选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是库仑发现的,元电荷数值不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