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试题(农学)-茶树栽培学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1.写出下列茶树品种的茶类适制性:1)黄棪();2)丹桂();3)福鼎大白茶();4)福建水仙()。
2.简述茶树的根系形态特点
3.控制土壤水分的散失途径有:地面覆盖、合理布置种植行、合理间作、耕锄保水、造林保水、合理运用其他管理措施和()。
4.生产上可采用哪些措施控制茶树的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
5.梯级茶园如何开垦?
6.简述茶多酚的药理作用、提取方法.
7.年生育阶段的顺序性
8.茶氨酸是在()由茶氨酸合成酶催化谷氨酸和乙胺反应合成,然后通过枝干送至叶部,并积累在叶中。
9.茶园耕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0.机械采摘茶园与人工手采茶园比较,其树冠叶层()。
A、较薄
B、差不多
C、较厚
11.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丰富,蓝、紫光比重增加,这也就是高山云雾茶()含量较高,()含量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12.栽植区域的气候条件
13.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茶树根系数量减少。
14.茶树对矿质营养的需求特性-聚铝性含量
15.对应性(Correalation)
16.低产茶园改造必须坚持三改一管相结合。
17.()茶区为最古老茶区,()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
18.生物碱类:咖啡碱药理作用
19.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的活性在低温时能够维持较高的水平。
A、超氧化物歧化酶
B、多酚氧化酶
C、硝酸还原酶
D、谷氨酸脱氢酶
20.根据气候特点选择肥料
21.简述茶树愈伤组织分化诱导再生植株的途径。
22.茶色素是天然色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
23.现有茶园防御措施的介绍
24.如何处理好采摘中的“采”与“留”的关系
25.排灌系统的设计位置
26.不同树龄的采摘与留叶方法幼年茶树
27.怎样科学划分中国茶区?中国四大茶区各有何特点?
28.茶苗出圃前为什么要进行炼苗处理?如何进行?
29.有哪些茶园土壤覆盖形式?如何应用?
30.在茶园中每年都要施用基肥,其目的是不断增加()。
31.茶籽萌发过程必需的3个基本条件是()、()和()。
32.南茶北引后,从化学成分看,新梢()含量减少,()含量增加。
33.如何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
34.施肥位置与茶树年龄有关
35.茶树生长期间的月降水量要求大于()。
36.有适当的叶层厚度和叶面积指数
37.气温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如何?
38.确定采摘适期的方法
39.茶树施肥位置-1~2年生茶树
40.可与茶树间作的绿肥有()、()等。
41.试分析茶园间作的利弊。
42.机采5~6年的茶树可留蓄一季秋梢。茶树生长生育对气象因子的要求–气温:
43.茶鲜叶的质量包括()、()、()、()四个因素。
44.茶树寒、冻害的原因
45.茶籽储藏方法包括()
A、室外砂藏
B、室内砂藏
C、室外沟藏
D、室外畦藏
46.茶叶病害-病害防治措施
47.一般茶园排蓄水系统应包括
48.茶树叶片在强光下生长叶形()、叶片厚、节间短、叶质硬脆。
49.扦插苗的发根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
50.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
51.不同树龄的采摘与留叶方法台刈茶树
52.茶树生物学特性有四大特点
53.杂种优势利用有何意义?
54.茶园土地管理包括()、水分管理、施肥、土壤覆盖和土壤改良等措施。
55.茶树适宜生长的生态条件-水源
56.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
57.茶树的分区是根据茶树生物学特征的要求,把自然和经济条件大致相似,茶叶生产技术大致相同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茶树栽培单元。
58.在开辟新茶园时,铲除全部原有林木,是对茶园的一项永久性的防护措施。
59.积极应用高新技术的育种手段
60.茶树叶片的含氮量一般是()。
A、3%~6%
B、6%~8%
C、1%~3%
61.打底的主要目的是()
A、A提高花茶鲜灵度
B、B提高花茶香气浓度
C、C提高花茶含水量
D、D提高花茶耐藏性
62.叶中具有抗衰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63.茶树修剪有的意义?
64.乔木型茶树植株高大,基部主干明显。
65.修剪对茶树树冠培养起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