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大学试题(语言学)-语言学纲要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80.03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8.76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大学试题(语言学)-语言学纲要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1.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2.()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动程”可以区分为哪几个类型,为什么?

4.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

5.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

6.试分析下列材料,说明什么是话题?什么是话题链?什么是有定性? ⑴夏老人送给李小龙一盆昙花。昙花在这一带是很少见的,夏老人很会养花,什么花都有。李小龙很小就听说过“昙花一现”。夏老人指给他看:“这就是昙花。”李小龙欢欢喜喜地把花抱回来了。他的心欢喜得咚咚地跳。 ⑵李小龙给它浇水,松土。白天搬到屋外。晚上搬进屋里,放在床前的高茶几上。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便是看看他的昙花。放学回来,连书包都不放,先去看看昙花。 ⑶昙花长得很好,长出了好几片新叶,嫩绿嫩绿的。李小龙盼着昙花开。 ⑷一天夜里,李小龙在梦里闻到一股醉人的香味。他忽然惊醒了:昙花开了!李小龙一骨碌坐了起来,划根火柴,点亮了煤油灯。昙花真的开了!李小龙好像在做梦。

7.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

8.“五四”运动以来,通过翻译,汉语里增加了一些所谓“欧化句式”。这是语言结构规则的()

9.语言的分化和统一都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10.在语言的发展中,()的变化速度最快,()次之,而()的演变最为缓慢。

11.()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12.听得懂,听不懂是划分地域方言的标准。

13.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是代表语言的符号。

14.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也具有()、()、()和()四个要素。

15.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16.一种语言如果政治处于优势地位,就能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全社会交际工具。

17.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18.英语名词复数是在后面加s,所以man的复数是mans。

19.下列文字中属于音位字母的是()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汉字

D、阿拉伯字母

20.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21.古代汉语的“龟、蝇”今天变成“乌龟、苍蝇”,这是词浯替换。

22.指出下列各组辅音的区别特征:[p‘]-[p]是(),[p]-[b]是(),[ts]-[ts‘]是(),[f]-[v]是(),[t‘]-[k‘]是()

23.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

24.几个民族的融合,哪一种语言能成为全社会的交际工具,是由()、()决定的。

25.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26.什么是形态变化?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

27.从文字的体系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和()三个阶段。

28.语法的()和()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29.英语“Hewritesaletter”中动词writes中的s表示的语法意义是()

A、性

B、数

C、人称

D、格

30.何种方言能够成为某种共同语的基本方言的条件都是由文化的原因决定的。

31.()是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形式。

32.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句是()

A、很明显,他这个人谁也不认识

B、新的教师宿舍已经修好了

C、热爱人民的周总理向我们招手

D、靠山吃山总有吃光的一天啊

33.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变化。

A、性

B、数

C、格

D、体

34.从造字方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A、表意—表音—表意兼表音

B、表音—表意兼表音—表意

C、表义兼表音—表意—表音

D、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35.下列词组只有()没有歧义。

A、两个朋友送的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