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数据杀熟”下公平交易权的保护.docx
文件大小:19.4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3.99千字
文档摘要

“大数据杀熟”下公平交易权的保护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普及,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收集、分析消费者的数据,勾勒出消费者的精准画像,实施差异化定价的现象被称为“大数据杀熟”。此类行为不仅是对消费者正当消费权益的侵犯,而且扰乱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然而,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下,针对大数据杀熟的相关规定并不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在新消费环境下受到冲击。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大数据杀熟的运作机制,探讨其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方式,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大数据杀熟”的形成与规制

所谓“大数据杀熟”,通常是指电商平台的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通过收集大数据,利用平台算法分析消费者的用户信息,从而勾勒出不同消费能力的用户画像,以实现对不同消费等级的用户采取差异化定价的经营策略,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对于该种现象,我国已经在立法层面进行限制,以防止“大数据杀熟”出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经营者利用算法对消费者进行差异化定价,剥夺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当享有的公平交易权。这种行为致使消费者需要支付高于市场的价格,削弱了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影响了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在利用大数据进行商品或服务推荐时,必须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不针对消费者个人特征的选项……”该法条旨在避免“大数据杀熟”等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四条同样指明,在使用个人信息进行决策时尤其在交易价格等关键条件上,商家应当采取透明化的处理方式,避免因个人信息差异对消费者进行不合理的差别对待。

二、公平交易权的规定与延伸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这一权利的核心在于交易双方获得的利益应当是均衡的,双方权利、义务也应当是相当的,为消费者能够在公正、合理的市场环境中进行交易行为提供了基本保障。

除此之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服务时还需要保障的权利包括不少内容。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的安全保护权,要求“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对于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与服务,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作出明确警示和详细说明,严禁隐瞒或欺骗消费者,确保商品或服务的质量能得到切实保障。其第八条规定的知悉真情权,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3·15维权典型案例之“花42万元购买的新车‘不新’法院怎么判?”为例,该权利要求经营者有责任为消费者提供真实的商品或服务的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防止因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而导致消费者遭受损失。其第九条规定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消费需求,自主选择买家、商品种类或服务模式,自由决定是否购买商品或服务。以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2019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之“汽车4S店套路深,消费者被强制捆绑购买保险,实属强制消费行为”为例,在经营者采取捆绑销售的不正当经营策略时,该权利能够有效地保障消费者受到不合理的消费限制。

三、“大数据杀熟”下消费者权益保护

面临的挑战

(一)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进行大数据杀熟

消费者通常对自己的数据信息被收集、使用的情况并不了解。平台正是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通过整合用户的消费频次、偏好、购买地区和消费水平等多元个人信息,构建了一个“数据仓库”。平台对于不同类型、层级的消费者进行精准地分类,进而针对不同人群的消费意愿和水平实施不同的定价策略。具体来说就是,对于新用户和价格敏感型用户,平台可能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优惠策略;而对于老用户和价格不敏感型用户,则有可能提高售价。例如,(2021)浙06民终3129号胡某某诉携程公司侵权案件,该案就是由于携程公司针对不同人群的差别定价引起的“大数据杀熟”维权案例。

此外,“大数据杀熟”行为还破坏了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使得消费者被平台算法歧视,无法获得公平的交易机会。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也妨碍了市场健康发展的进程。

(二)利用价格歧视进行大数据杀熟

电子商务平台采用了多元化的手段实施价格歧视。其一,针对用户消费的频率进行大数据的整合,通过深入,判断其对价格的敏感度,进而针对不同敏感度的用户设置不同的交易价格。其二,依据用户的消费习惯进一步完善数据库,分析用户的退、换货频率等,推断出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并据此定价。其三,对用户的消费地域进行数据收集比较,通过对比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制定不同的价格,如给予竞争对手实体店距离较远的用户设定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