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术肢管理规范.docx
文件大小:17.9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1.62千字
文档摘要

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术肢管理规范

阶段

项目

内容

术前准备

1.评估

1)风险评估。预防穿刺部位并发症风险因素的评估包括术者年龄、性别、使用抗凝药物的种类、时间以及凝血功能进行筛查

2)术肢肢体评估。检查股动脉的搏动强弱以及有无杂音。如果股动脉闭塞,则选择另一侧

2.皮肤准备

1)对于计划性手术,患者双侧腹股沟均进行备皮

2)对于急诊行PCI术,不建议对股动脉穿刺的患者进行穿刺部位剃除毛发,如果影响手术操作,应将其剪短

3.模拟训练

1)护士术前对患者进行床上排便、排尿的训练

2)对患者进行被迫制动肢体体验,让患者了解术中及术后肢体的感受,使其在术中术后都能配合

3)建议对肢体进行相应的肢体活动指导

4.健康教育

1)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以及术肢肢体管理的重要性

2)告知术侧肢体勿随意动

术中观察与配合

5.介入护士协助患者进行正确的肢体摆放

6.协助患者暴露手术部位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7.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术肢皮肤颜色、温度

8.评估

1)对股动脉穿刺并发症风险因素评估,包括患者使用导管尺寸大小、手术过程穿刺手法以及穿刺次数

2)评估术肢穿刺部位敷料、足背动脉搏动、温度、颜色以及肢体感觉情况

3)评估患者全身有无不适症状

9.评估时间与次数”:术后1h内,≤15min/次;术后1~2h,30min/次;术后24h,评估1次

10.记录:及时记录穿刺部位情况

术后穿刺部位止血

11.止血时间:按压15~20min;绷带加压24h

12.止血部位:手动按压时应按压穿刺上方1cm处

13.止血工具的选择

1)一般而言,手动按压则可有效止血

2)如果经过评估患者止血时间长时首选机械钳止血;不建议使用闭合器,因为其安全性仍存在较多的争议

3)当选择的鞘管9Fr时,则建议使用动脉血管缝合器

4)不建议使用沙袋进行压迫,没有证据表明沙袋压迫止血的疗效

14.服药特殊药物的止血[]:对于栓塞风险比出血风险大而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INR3时,可能需要在拔出鞘管前给予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术后活动时机与方式

15.患者卧床休息时间的长短应该进行综合评估

16.卧床时间主要取决于患者一般状况、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鞘管的长度、有无使用血管闭合装置

17.建议术后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减少术肢制动及卧床时间

18.一般情况,术后2~3h患者可被动移动;4h后可以进行床上活动,6~12h可以下床活动[];48h内应避免剧烈活动、负重

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

19.出血、血肿

1)观察穿刺部位敷料是否潮湿、有无渗血

2)为防止其发生在护士对患者进行液体输注时,对药液性质进行严格评估,如药物血管壁有刺激时应稀释至等渗溶液

3)如穿刺部位出血应立即在穿刺上方1cm处进行按压,直至出血停止,如按压无效,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20.腹膜后血肿

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腰围增加以及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如疑似发生,立即通知主管医生

21.假性动脉瘤

1)用听诊器听股动脉处是否有杂音

2)评估患者穿刺处有无疼痛、肢体有无循环障碍等,如疑似发生,立即通知主管医生。

22.肢体循环障碍

1)术后应评估患者术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温度、颜色以及肢体感觉情况

2)为预防患者发生循环障碍,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以及对患者足背、小腿比目鱼肌每3~4h按摩1次,每次时长≥10min

23.健康指导

1)向患者讲解穿刺部位出血时的一般症状,如感觉穿刺部位有异样感、疼痛感或肢体热感增强,应及时联系并告知医护人员

2)应建议患者不要向前抬起头部或通过用力增加腹内压力来降低鞘拔出后出血的风险

3)应指导患者在咳嗽、呕吐或排便时对穿刺部位给予适当的压力加以保护

4)术后4d内不能从事水疗项目,如游泳、洗澡等

5)术后3~7d告知患者检查股动脉穿刺部位并与其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