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全程干预护理持续管理措施
阶段
项目
内容
术前干预
①心理干预
术前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进行心理疏导
②健康教育
向患者详细讲解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③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顺利完成所有术前检查项目,指导其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例如床上排便练习、深呼吸技巧等。
④个性化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手术需求,制订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鼓励患者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饮食,以保持肠道通畅,预防便秘,因为便秘可能增加腹内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⑤术前血栓风险评估
使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或其他相关工具,对患者进行术前血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术中干预
①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生理状态。
②感染预防
特别关注手术部位的清洁与干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出现任何可能导致感染的情况
③体温管理
术中特别注重保温,通过调节手术室温度和使用保温设备,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避免因体温过低而引发凝血功能异常或其他并发症。
④疼痛管理
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感受,及时采取非药物或药物措施减轻患者疼痛,确保手术过程舒适,避免因疼痛导致的应激反应和凝血功能异常。
⑤术中补液管理
合理控制术中补液速度和补液量,避免过快或过多的液体输入导致循环负荷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术后干预
①体位护理
术后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如患肢抬高20°~30°,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
②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蹬腿运动等,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DVT的发生
③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患肢肿胀、疼痛情况,以及有无胸闷、气促等肺栓塞症状。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其进行处理。
④药物预防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预防血栓形成。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确保用药安全。
⑤物理预防
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或梯度压力弹力袜等物理预防措施,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淤滞,降低下肢DVT发生风险
⑥个性化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疾病特点,制订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建议患者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同时,限制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DVT的发生。
延续护理与随访
①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前,详细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继续坚持适量的下肢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合理膳食、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等。
②建立随访机制
通过电话、微信或门诊复诊等方式,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解答患者疑问,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康复建议。
③家庭支持教育
向患者家属介绍下肢DVT的预防知识,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日常护理,监督患者的康复活动,提供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