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招聘5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件大小:66.34 KB
总页数:4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2.91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招聘50人笔试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是很多的

B.白色衣物染上污垢很难洗掉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在0℃时分子运动就停止了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答案】:C

【解析】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是很多的,该项正确;污垢的分子体积很小,分子数很多,所以白色衣物染上污垢很难洗掉,该项正确;在0℃时,分子仍在运动,该项错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该项正确。所以错误的选项应选对应“在0℃时,分子仍在运动”这一内容的选项。考点:物理常识

2、甲对公安机关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向公安机关所在地和户籍所在地的法院均提起了行政诉讼。关于该案的管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由公安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B.应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C.应由上述两个法院协商解决

D.应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法院管辖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九条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二十一条规定,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题中,公安机关所在地和甲户籍所在地的法院均有管辖权,甲向两个法院均提起了行政诉讼,所以应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法院管辖。

3、“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句话强调管理者、统治者需赏罚严明,善于运用奖赏和惩罚两种手段,以实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绩效的目标。从管理学角度看,这里所强调的内容是()。

A.“木桶原理”

B.公平原则

C.激励效应

D.平等原则

【答案】:C

【解析】题目强调管理者、统治者要赏罚严明,通过赏罚手段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绩效的目的,关键在于“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即强调公平。“木桶原理”是指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与赏罚公平无关;激励效应主要强调激励带来的效果,重点在激励的作用而非公平性;平等原则侧重于在各方面具有同等的地位或待遇,与赏罚所强调的公平有区别。所以所强调的内容是公平原则。

4、关于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公民只有一个国籍

B.我国只有一套统一的中央机关体系

C.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对外支援的唯一国际法主体

D.地方在法律上具有与中央平等的地位

【答案】:D

【解析】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在单一制国家中,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和统一的法律体系,只有一个中央政权机关,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都受中央统一领导,地方权力由中央授予,地方行政区域单位和自治单位没有脱离中央而独立的权力。公民只有一个国籍体现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和单一性,符合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国家主权集中统一的特点。只有一套统一的中央机关体系也是单一制国家的典型特征,中央机关体系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对全国进行管理和领导。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对外交往的唯一国际法主体,这表明国家在国际上以统一的主权实体出现,彰显了单一制国家主权的唯一性和集中性。而地方在法律上并不具有与中央平等的地位,地方的权力是由中央授予的,地方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和管理,这与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中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相契合。所以表述不正确的是地方在法律上具有与中央平等的地位。

5、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哲学角度看,这句话说明了()。

A.时间的一维性

B.时间的绝对性

C.时间的无限性

D.时间的相对性

【答案】:A

【解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强调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体现了时间的一维性特征。时间的一维性是指时间仅具有单一维度,即时间永远朝着一个方向流动,不可逆转、不可回溯。时间的绝对性通常指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题干主要强调的是时间的流逝特点,而非其客观性。时间的无限性指整个物质世界的时间是无始无终的,但此句重点不是在说时间的整体范围,而是关注个人生命中时间的不可挽回。时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会随着物质运动的速度、状态等因素而变化,与诗句所表达的珍惜当下时间的主旨不相关。所以,该诗句说明了时间的一维性。

6、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期间,张某伙同他人以某公司为载体,以“免费旅游”等名义劝说客户参加医疗项目,之后安排人员对体检报告进行夸大、曲解,让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付费接受“医疗项目”。截至案发,张某等人收取1393人次费用共计42439.42万元,实际获利共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