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学继续教育-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1.下列工作能反映有关部门措施果断的是()。
A、疫情应急响应制度
B、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采取隔离措施
C、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家合作研究
D、紧跟政府的领导
2.机体变量是人们内部状况,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是激励用来调动的主要因素,激励能否起作用,关键在于能否启动这些因素。
3.各级政府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务必()。
A、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B、把危机管理工作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C、抓紧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D、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4.因为公共卫生的外部性和公共性,从而产生了防治监控传染病等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同特点,其运行不能通过()来调节,存在市场失灵状况。
A、市场机制
B、宏观经济
C、国家调控
D、市场氛围
5.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要求是()。
A、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科学的检测
B、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科学的预警
C、对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正确处理
D、对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立即处理
6.评估体系是一个提示性体系和工作指导体系,而不是预警体系。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许多应急措施,都需要广大群众的有效配合才能落实。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重大疫病暴发后,()工作既有对病人的抢救治疗,又有对已经发生疫情的控制,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A、医疗救助
B、紧急救控
C、医疗救护
D、应急预警
9.突发事件的检测预警机构,根据检测所获得的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发出预警报告。
10.将危机事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从而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这是各国危机管理的共同经验。
11.灾变动力机制是推动防治疾病认识和实践的机制,它的具体表现是()。
A、灾变动力机制对卫生发展的直接启动性
B、灾变动力机制对社会参与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员性
C、灾变动力机制调动了改善卫生状况实践的积极性
D、灾变防治方法在时间上的滞后性
12.人们的需要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激励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特定环境、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的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因而,必须讲究()。
13.个体医学发展即人群医学,被称为人类医学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律法规的执行也要依法进行,在执行中必须坚持()原则,规范应急处理的各项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构所发出的预警报告必须是可以预报、避免的。
16.指挥系统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各个方面的()进行管理,才能实现最优化的管理和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A、处理机制
B、运行机制
C、组成部分
D、运作要点
17.卫生应急工作要坚持()的原则,加强卫生应急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各级管理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更新。
A、防治结合
B、预防为主
C、及时治疗
D、平战结合
18.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决定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内容和行为倾向,亦即具有不同的社会心理,这就是社会行为的()。
A、时代性
B、民族性
C、非理性
D、科学性
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是保证应急措施实现,防止或治理各种失范行为的不可缺少的力量。
A、指挥系统
B、科学系统
C、管理监督系统
D、社会群体系统
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人力资源系统是解决疾病预防、治疗和进行深入研究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