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总论习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失衡是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代谢性酸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以原发性HCO3-降低(<21mmol/L
2.下列哪一项感染为特异性感染
A、疖
B、痈
C、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D、急性乳腺炎
E、破伤风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外科常见的特异性感染为破伤风、气性坏疽、结核
3.荷包缝合法最常用于
A、阑尾残端包埋
B、肌肉断裂
C、肌腱断裂
D、血管破裂
E、软组织渗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阑尾残端包埋采用荷包缝合法
4.急性肾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最有效的治疗是
A、5%葡萄糖酸钙静滴
B、5%碳酸氢钠静滴
C、胰岛素加5%葡萄糖静滴
D、透析
E、口服离子交换树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急性肾衰竭合并高血钾符合透析疗法指征,透析是最有效的疗法。
5.肠外营养主要并发症一般不包括
A、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
B、代谢性并发症
C、腹胀、腹泻等消化道并发症
D、脏器功能损害
E、代谢性骨病
正确答案:C
6.属择期手术的是
A、嵌顿疝还纳修补术
B、胃癌根治术
C、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D、脾破裂行脾切除术
E、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人的术前准备与疾病的轻重缓急、手术范围
7.肠内营养的重要作用不包括
A、维持和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
B、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C、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保护肝脏功能
D、促进免疫球蛋白及胃肠道激素的分泌
E、促进应激状态下的高分解代谢,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分解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EN有助于维持肠粘膜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完整,减少内毒素释放与细菌易位,保
8.对四肢切割伤应立即进行
A、固定伤肢
B、简单缝合伤口
C、止血、镇痛
D、及时的清创缝合
E、包扎伤口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清创的步骤,因切割伤属于开放性损伤,患者已发生感染,
9.成人失血500~800ml,首先考虑输入
A、全血
B、血浆
C、浓缩红细胞
D、白蛋白
E、晶体液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输注血液成分的掌握程度。失血量达总血容量的10%~20%(500~100
10.关于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腹膜炎
B、肠造楼
C、急性肾功能衰竭
D、休克
E、幽门梗阻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幽门梗阻导致大量反复呕吐胃液,导致低氯低钾碱中毒
11.下列对于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指端切口宜呈“鱼口状”
B、切口远侧不超过甲沟的1/2
C、脓肿较大宜作对口引流
D、指侧面做纵行切口
E、切口近侧不超过指节横纹
正确答案:A
12.手术后,胃肠减压管拔除的指征是
A、术后3天
B、腹痛消失
C、已经肛门排气
D、可闻及肠鸣音
E、腹胀消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手术后胃肠减压管拔除的指征为肛门恢复排气
13.背部手术后拆除时间是
A、4天
B、5~6天
C、7~9天
D、10~12天
E、14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在术后7~9日拆线
14.发现有人晕倒时,确认所处环境安全后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进行胸外按压
B、行人工呼吸
C、报警
D、大声呼叫救援
E、判断意识是否清楚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在心肺复苏之前,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需要判断救治环境是否安全,确认无危险因素后再接近病人;②接近病人后,大声呼叫病人,并拍打双肩,以此判断病人是否失去意识;
15.治疗感染性休克时使用皮质类固醇的作用机理不包括
A、阻断a受体兴奋作用,改善微循环
B、保护细胞内溶酶体
C、增进线粒体功能和阻止白细胞凝集
D、控制感染
E、促进糖异生,减轻酸中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皮质类固醇作用机理主要有:阻断a受体兴奋作用,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微循环;保护细胞内溶酶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增进
16.直肠癌晚期不切除肿瘤行乙状结肠造口术属于
A、姑息性手术
B、减瘤手术
C、预防性手术
D、根治性手术
E、诊断性手术
正确答案:A
17.属于Ⅲ类切口的手术是
A、小肠切除吻合术
B、胆囊切除术
C、腹腔镜疝修补术
D、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E、绞窄性肠梗阻手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Ⅲ类切口(污染切口)是指邻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污染或感
18.患者,女,45岁。因为严重营养不良伴胃肠功能障碍,需要长期肠外营养支持,宜选用的穿刺血管是
A、大隐静脉
B、贵要静脉
C、头静脉
D、足背静脉
E、颈内静脉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肠外营养输注途径主要有中心静脉和周围静脉途径。中心静脉途径适用于需要长期肠外营养,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