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总论模拟考试题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创伤后出现全身性反应的主要环节是
A、体温反应
B、肾功能障碍
C、蛋白分解障碍
D、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E、神经内分泌系统效应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创伤的病理反应,创伤后全身性反应包括三种反应,分别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代谢变化、
2.创伤感染后的代谢变化不包括
A、可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B、在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下,水、钠潴留,以保存血容量
C、创伤时机体对糖的利用率下降,以发生高血糖、糖尿病
D、脂肪合成增加
E、蛋白质消耗增加,尿氮排出增加,出现负氮平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外科病人应激状态下机体代谢变化的特征是:静息能量消耗增加;高血糖,伴胰岛素
3.区别蜂窝组织炎与丹毒最重要的手段
A、感染严重程度
B、皮肤改变
C、脓液性质
D、病情进展速度
E、常见致病菌
正确答案:B
4.硬膜外麻醉下做肾脏手术,术前常规使用阿托品的目的是
A、抑制多种反射活动
B、减少呼吸道及唾液分泌
C、减轻麻醉过程中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
D、减少胃酸分泌
E、加强中枢镇静作用
正确答案:B
5.男,38岁反复上腹痛5年。加重1个月,伴呕吐大量宿食5天,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镁血症
B、低钾血症
C、低钙血症
D、高磷血症
E、高氯血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幽门梗阻患者长期呕吐,大量胃酸丢失,易导致低钾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
6.女性,50岁。左手示指脓性指头炎,皮肤红肿、伴有剧烈搏动性跳痛,此时作切开引流,正确的操作是
A、末节指侧面纵切口,近侧超过指节横纹
B、脓腔较大时,宜做对口引流
C、突出切口的脂肪不应剪去
D、右手示指末端做鱼口形切口
E、等局部化脓后才可以切开
正确答案:B
7.痈好发的部位是
A、项背部
B、臀部
C、头面部
D、小腿
E、会阴部
正确答案:A
8.二期处理火器伤延期缝合应在清创处理后的是
A、12小时-1天
B、2-3天
C、3-5天
D、8-14天
E、14天以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火器伤组织损伤重、范围大、易感染,清创后一般不宜一期缝合因为初期清创时,挫伤区和震荡区参差交错,不易判断。此时应保持伤
9.肝破裂患者,术后4天,高热39.8℃,切口局部红肿有渗液,首要的措施是
A、加大抗生素剂量
B、理疗
C、退热处理
D、拆除缝线引流
E、继续观察伤口变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当务之急是拆除切口缝线,敞开创面充分引流
10.术后24小时内低热的原因,以下哪项最不可能
A、代谢加快
B、上呼吸道感染
C、肺感染
D、输血反应
E、切口感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术后24小时内发热,常常由于代谢性或内分泌异常、低血压、肺不张或输血反应等引起;切口感染多在术后3-4天出现症状,可
11.对于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的患者,应立即施行的抢救措施是
A、开放气道
B、胸外按压
C、开放静脉
D、注射肾上激素
E、人工呼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胸外心脏按压是CPR的首要措施。
12.下列有关丹毒描述正确的是
A、颈部蜂窝组织炎
B、急性深部管状淋巴管炎
C、急性多发性毛囊炎
D、皮下浅层淋巴管炎
E、急性皮内网状淋巴管炎
正确答案:E
13.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含量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E、尿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7%),而细胞间液含蛋白质仅为0.05%~0.
14.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期常见的致死原因是
A、高磷血症与低钙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氯血症
D、高镁血症
E、高钾血症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高钾血症是少尿期最重要的并发症,血钾急剧上升也是急性肾衰竭常见的死亡原因
15.中心静脉压(CVP)代表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其正常值为
A、1~4cmH?O
B、5~10cmH?O
C、11~15cmH?O
D、16~20cmH?O
E、21~25cmH?O
正确答案:B
16.影响创伤修复最常见的因素是
A、感染
B、休克
C、营养不良
D、异物存留
E、局部制动不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创伤的修复,本题五个备选项均为影响创伤修复的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
17.男性,42岁,前臂外伤手术缝合后5天,局部伤口红肿、疼痛,触之有波动感,T39℃,伤口换药时哪项不妥
A、及时拆除缝线,充分引流
B、伤口应每天换药一次
C、正确应用抗菌药及引流物
D、清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
E、伤口应每2-3天换药一次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清创的步骤,对于伤口化脓,脓肿成熟后,应及时切开引流,并辅以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
18.深Ⅱ度烧伤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