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关节压脂扫描关键要点
压脂序列对四肢关节病变的诊断和评估具有巨大的临床价值,是四肢关节扫描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序列。在实际临床扫描中,由于摆位体位、关节本身组织形态结构以及所处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要想做好四肢关节的压脂图像,以下几点是关键。
目前最为常用的几种压脂方式,如上表△。在四肢关节的扫描中,最为常用的为频率选择和水脂分离的压脂方式。
频率选择法脂肪抑制成像时间短,其在四肢关节的扫描中应用的最多,但该压脂方式对B0场较为敏感,扫描部位需靠近B0场中心才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图像。
四肢关节通常处于偏磁场中心位置,为了保证图像信噪比和压脂均匀性,应尽量使扫描部位处于磁场中心位置。
如常见的膝关节扫描中,使其靠近磁场中心位置,既可保证图像信噪比,也可保证压脂的均匀性,如上图△为频率选择法获得的图像。
如在腕、肘关节的扫描中,如采用的是非上举的体位方式,则身体应尽量向对侧移动,以保证扫描侧的关节尽可能的靠近磁场的中心位置。
如上图△为置于体旁的体位,向对侧移动后采用频率选择法所获得的肘关节扫描图像。
同时应选择与被检部位贴合性较好的线圈,如专用线圈。没有专用线圈时可选择较小的柔性线圈或使用与被检部位形态相似的线圈,以更好的贴合于组织。
如上图△,屈曲肘关节与肩关节线圈的配合使用,所获得的图像,如下图。
应尽量避免使用大容积硬质线圈扫描小关节的情况。硬质的大容积线圈与小关节的贴合性较差,难以保证图像的信噪比和均匀度,如上图△使用大容积线圈扫描腕关节所获得图像。
但在实际扫描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难以使所扫描的关节置于磁场的中心位置。如部分配合较差患者的腕、肘关节的扫描中,手臂既不能上举,又难以向对侧移动的患者。
扫描部位太偏离磁场的中心,如再采用频率选择法的压脂方式则会导致压脂不均匀或失败的情况,如上图△腕关节偏离磁场中心较远,采用频率选择法所获得的图像。
鉴于这次情况,则需选择对磁场均匀性不敏感的压脂方式,如STIR和水脂分离。
STIR虽然可获得均匀的压脂效果,但其扫描时间较长,同时难以获得较高分辨率的图像。
在偏中心的四肢小关节扫描中并不推荐使用STIR的压脂方式。
水脂分离的对B0场和B1场的均匀性都不敏感,同时具有高度的脂肪选择性,可实现高信噪比,大范围,偏中心的稳定压脂效果,应作为偏中心四肢关节的首选压脂方式。
如上图△置于体旁的体位,采用水质分离方式所获得图像。
四肢关节组织形态结构不规整,实际扫描时会面临着很多磁敏感界面,采用频率选择压脂时,则易产生压脂不均的情况,如上图△。
如采用频率选择法压脂时,需严格摆位和制定一些个性化的改善措施来改善这种压脂不均。流程繁琐、扫描效率不高。
而采用水脂分离的方式,则可有效改善这种压脂不均匀的情况,如上图△。
同时水脂分离不仅仅是一种压脂方式,更是一种临床解决方案。虽然水脂分离较频率选择法扫描时间稍长,但一次扫描所获得的多种对比图像,可对不同的病变和病理不同时期的改变作出更为精准的评估。
如在对肌骨的成像中,可有效评估小梁间骨折、缺血性坏死、组织中的脂肪浸润或血液产物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