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模考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15题,每题1分,共115分)
1.电流被调制时,被调波主要发生频率的变化为()。
A、载波
B、调制波
C、调幅波
D、调频波
E、调幅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电流被调制时,主要发生频率的变化
2.全身紫外线照射二野法的体后中心是()。
A、背部
B、腰部
C、肩胛间区
D、大腿后上部
E、正中线与臀折线的交叉点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全身紫外线照射二野法分体前、后二野照射,体前以耻骨联合为中心,体后以后正中线与臀折线的交点为中心。灯距100cm,剂量不宜大于1MED。
3.下列关于超声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机械波
B、频率比普通声波低
C、频率为l6Hz~20kHz
D、都是以横波的方式传播
E、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最快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声源的机械振动能引起周围弹性介质的振动,该振动沿着介质传播形成机械波即声波,而超声波则是一种声波,频率高于20kHz。
4.超短波治疗时输出电缆不得打圈是为了避免发生什么后果?()
A、打圈处形成短路,烧坏电缆
B、打圈处形成另一电场
C、打圈处形成线圈,感应产生反向电流与磁场,减少对患者的输出
D、电力线集中于打圈处
E、容易搞错两个电极的位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打圈处形成线圈,导线内有高频电流通过时,感应产生反向电流与磁场(即感抗),减少对患者的输出。
5.较深部位病灶进行超短波治疗时应注意()。
A、加大剂量
B、增大电极面积
C、延长治疗时间
D、减小皮肤与电极的距离
E、加大皮肤与电极的距离
正确答案:E
6.中频电疗的电流强度以什么为准?()
A、感觉阈
B、运动阈
C、疼痛感
D、感觉阈或运动阈
E、过电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频电疗的电流强度以感觉阈或运动阈为准。治疗剂量可分为:感觉阈上、感觉阈、感觉阈下、运动阈、运动阈上及耐受量。
7.利用股四头肌训练器进行的是()。
A、等张训练
B、等长训练
C、等速训练
D、平衡训练
E、协调训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等张训练的仪器设备有自由重量,如哑铃、沙袋、实心球;弹性阻力装置;滑轮系统;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功率自行车;阻力交互训练组件。
8.Bobath疗法最先应用于()。
A、成人脑卒中偏瘫
B、小儿脑瘫
C、帕金森病
D、多发性肌硬化
E、阿尔海姆综合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Bobath疗法最先应用于小儿脑瘫,后来应用到偏瘫的治疗中
9.有关直流电反应中,错误的描述是()。
A、阳极下钙、镁离子增多
B、阳极下膜电位下降
C、阳极下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D、阴极下产碱
E、阴极下钠、钾离子增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体液中K+、Na+、Ca+、Mg2+都向阴极方向移动,四者整体于阴极下增多。由于K+和Na+的水化膜较薄,移动速度较快,所以在阴极下K+和Na+的浓度相对高于Ca+和Mg2+浓度,以及阴极下碱性升高,H+浓度较低,所以阴极有提高组织兴奋性作用。而阳极下的Ca2+和Mg2+的浓度相对K+和Na+增加,H+浓度较高,在膜的两侧产生一个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和膜两侧原有的电位差同方向,膜电位增高,处于一种超极化状态,所以阳极有降低组织兴奋性的作用。
10.直流电阳极下组织的兴奋性发生什么变化?()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先升高后降低
E、先降低后升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直流电阳极下组织的兴奋性发生降低,有镇痛作用
11.按照波长,由短至长的排列顺序为()。
A、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
B、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
C、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D、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E、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红外线是光谱中波长最长的部分,可见光波长位于红外线与紫外线之间。
12.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PNF)中:慢反向()。
A、以踝为轴向后摆动
B、伸直下肢,屈髋、前倾躯干
C、主动向前迈出一步
D、A、B、C三种措施共同使用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慢反向:在肌肉做交替等张收缩时给予足够的阻力以阻止运动。增加稳定与平衡,增强肌力
13.属于站立训练禁忌证的是()。
A、偏瘫
B、截瘫
C、小脑疾患
D、下肢骨折未固定
E、下肢关节置换术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站立训练程序中包括下肢的承重训练,故不适合下肢骨折未固定患者。
14.超声药物透入疗法时药物通过什么机制进入人体?()
A、电解
B、电离
C、电泳
D、电渗
E、声压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超声波可产生声压,可把药物加入接触剂中,利用超声波的声压作用把药物经体表透入人体
15.超声波的本质是()。
A、与超短波一样
B、音频
C、机械震动波
D、声波
E、电磁波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