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蓝与脓毒症休克2025
脓毒症已经成为全球卫生领域关注的疾病负担,尤其是脓毒症休克的
住院病死率高达39%~53%。优化升压药物的使用是近年脓毒症休克领域
的研究热点,可能降低病死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线升压药物已经得到公认,
NE)作为脓毒症休克的一
但是大剂鼓、长时程使用NE带来的不良反应亦逐渐凸显。有学者提出“节
约儿茶酚胺药物(catecholaminesparingdrug)的概念,旨在通过
联合应用非儿茶酚胺药物以降低NE的使用时程和最大剂扯,改善脓郡症
休克患者的短期和长期生存率。临床常用的非儿茶酚胺类升压药物包括升
压素类、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T)II、糖皮质激素、代谢疗法等。
21世纪初,有较多的个案报道和小样本研究将亚甲蓝作为桔抗血管麻痹
的升压药物,能够显著提高顽固性休克患者的血压,甚至逆转预后。鉴千
亚甲蓝独特的升压机制,近年来呈现重新复燃的研究趋势。但亚甲蓝作为
升压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尚未普及,其适用人群、启动时机和用法用撮亦缺
乏共识意见。本文系统性概述非儿茶酚胺类升压药物在脓毒症休克中的应
用现状,并着重介绍亚甲蓝应用的循证证据及前景展望。
一、脓毒症休克的升压药物概述
临床常用的升压药物分为儿茶酚胺和非儿茶酚胺类两类,前者包括去
氧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后者包括血管升压素类、ATII、
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类(维生素B12维生素Bl
、和维生素C)、亚甲蓝
等。不同的升压药物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不同的膜受体结合,通过第二信
)
使调节钙离子内流和清除的速度,从而改善血管张力(图1。儿茶酚胺
类、血管升压素类和ATII分别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表面的Q受体、Vla
受体和AT-1受体结合,通过第二信使增加胞浆内钙离子浓度从而达到收
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代谢疗法等调节炎症因子的基因
和蛋白表达,提高a受体、AT-1受体对相应配体的敏感性,发挥升高血压
的作用。亚甲蓝的升压机制却截然不同,通过抑制血管舒张发挥升压作用。
亚甲蓝抑制可溶性鸟昔酸环化酶(solubleguanylatecyclase,sGC)
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
的
活性,降低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环磷酸鸟昔(cyclic
guanosinemonophosphate,cGMP)cGMP介导
的表达,从而抑制
的血管平滑肌松弛。
二、NE在脓毒症休克中的应用现状和不足
N一
E作为脓毒症休克的线升压药物已经毋庸置疑,在2021年版拯救
脓毒症指南中是高证据级别的推荐意见。但是,近年的研究亦表明,大剂
矗NE持续泵入带来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包括a受体反应性下降、致命
性心律失常、免疫抑制等。众所周知,造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