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CRRT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x
文件大小:2.14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1.8千字
文档摘要

CRRT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AnnualWorkSummaryReport

刀客特万

目录

01

CRRT并发症

03

出血处理

02

低血压处理

04

感染处理

o00

CRRT并发症

■原因:血容量不足、血管扩张、药物作用等

处理:补充血容量、调整药物剂量、调整CRRT参数等

症状:头晕、乏力、心悸等

预防:监测血压、合理调整CRRT参数、避免过度脱水等

低血压

出血

01

02

03

04

原因:抗凝剂使用不当、血管穿刺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等

症状:出血、贫血、低血压等

处理:调整抗凝剂剂量、输血、止血等

预防:严格控制抗凝剂剂量、避免血管穿刺损伤、监测凝血功能等

4

预防措施:严格无菌操作,

定期更换管路、滤器等耗材,

加强患者卫生管理

感染原因:CRRT过程中,

血液与管路、滤器等接触,

容易导致感染

感染症状:发热、寒战、白

细胞升高等

感染类型:细菌、真菌、病

毒等感染

感染

低血压处理

o00

调整液体速度:根据血压变化,适当调整液体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增加液体量:

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增加液体量,以维持血压稳定

调整药物: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以维持血压稳定

调整液体平衡

监测血压:密

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及时发现低血压

调整抗凝药物

监测凝血功能,确

保抗凝药物的疗效

和安全性

低血压可能导致血

液凝固,增加血栓

风险

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以保持适当的抗凝水平

调整抗凝药物可以降低血栓风险

监测血压变化

监测方法:使用无创血压监测仪或动脉导管监测

监测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干预,

保持血压稳定

监测指标:收缩

压、舒张压、平

均动脉压

监测频率:每

15-30分钟监测

一次血压

出血处理

o00

调整抗凝药物给药方式:

根据患者病情和出血情况,

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如静脉注射、口服等。

调整抗凝药物种类:根据患者病情和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种类

调整抗凝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出血情况,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监测凝血功能: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根据结果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调整抗凝药物

◎监测血红蛋白

和血细胞比容

◎监测凝血功能:PT、APTT、

INR等指标

◎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

呼吸等

监测尿量、尿色和尿比重

监测出血情况

监测出血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血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

调整抗凝药物:

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以减少出血风险。

输血治疗: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及时输血治疗,补充血容量,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局部止血:对于局部出血,可以采用局部压迫、缝合、止血带等方法进行止血。

采取止血措施

感染处理

o00

评估感染严重程度:根据感染部位、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评估感染严重程度。

选择敏感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G三

调整抗生素剂量和给药方式: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肾功能情况调整抗生素剂量和给药方式。

监测感染指标:定期监测感染指标,如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评估治疗效果。

调整抗生素治疗

监测感染指标

C反应蛋白:

监测C反应蛋

白变化,判断

感染程度

血培养:监测

血培养结果,

判断感染病原

体类型

白细胞计数:

监测白细胞计

数变化,判断

感染程度

体温:监测体温变化,及时

发现感染迹象

加强无菌操作

定期更换无菌物品,确保无菌环境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手卫生,避免

手部污染

加强患者隔离,减少感染风险

0304

0102

Thanks

ForWatching.

汇报人姓名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