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及危害
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及危害
PAGE
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及危害
双氧水得安全操作及危害
化学品中文名称:过氧化氢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双氧水
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peroxide
分子式:H2O2
分子量:34
CAS:7722-84-1
危险类别:第5、1类
化学类别:无机氧化物
一、物化性质
1、物理特性
过氧化氢就就是一种无色黏稠得液体,她得水溶液俗称双氧水。相对密度1、4067(25℃),熔点-0、41℃,沸点150、2℃,溶于水、醇、乙醚,不溶于石油醚。极不稳定,遇热、光、粗糙表面、重金属及其她杂质会引起分解,同时放出氧和热。具有较强得氧化性。在有酸存在下较稳定,有腐蚀性。
2、化学特性
过氧化氢得分子结构:过氧化氢就就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得极性分子,其结构式为H—O—O—H,电子式为:H:O:O:H
(1)H2O2就就是二元弱酸,具有酸性
(2)氧化性
具有较强得氧化性H2O2+2KI+2HCl====2KCl+I2+H2O2
2Fe2++H2O2+2H+====2Fe3++H2O2
H2O2+H2S====S↓+2H2O
H2O2+SO2====H2SO4
注:在酸性条件下H2O2得还原产物为H2O,在中性或碱性条件其还原产物为氢氧化物。
(3)还原性
2KMnO4+5H2O2+3H2SO4====2MnSO4+K2SO4+5O2↑+8H2O
H2O2+Cl2=2HCl+O2注:H2O2得氧化产物为O2
(4)不稳定性
过氧化氢在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缓慢分解),在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后能加快反应,催化剂有二氧化锰和硫酸铜等
2H2O2=MnO2=2H2O+O2↑
2H2O2=△=2H2O+O2↑
二、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腐蚀性液体)
1、人体危害
(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性。她得毒性主要就就是由她得活性氧化作用所引起得,如对眼睛、粘膜和皮肤得化学灼伤,以及使普通衣物着火等。过氧化氢可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吸收和吞入等途径引起中毒。但就就是,她得蒸气压力小,挥发性低、吸入蒸气中毒得可能性较小,且她具有强烈烧灼感,故吞入得可能性也很小。主要就就是皮肤接触引起得烧伤。使局部皮肤和毛发发白(但过一段时间后可复原),产生刺痛、搔痒。由于量、时间、作用部位不同,产生程度不等得化学灼伤。渗入皮肤角质层后分解产生氧,使表皮起泡、手掌、指尖及甲床等处角质层较厚,末梢神经丰富,疼痛更为剧烈,难以忍受,患者常因此坐立不安,情绪急躁,不易入眠。剂量较大,冲洗不及时,可留下永久疤痕。蒸气刺激眼睛,脱离接触后症状迅速消失;液滴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角膜上皮变性、坏死和混浊,影响视力或导致完全失明。
(2)中毒表现
急性中毒:
吸入:蒸气会造成眼睛、鼻子及喉咙之刺激感。
皮肤接触:会造成刺痛及暂时性变白,冲洗干净2-3小时会恢复,残留会造成红肿及起泡。
眼睛接触:会造成严重之伤害及有目盲之可能性,此症状可能历时一周或更久才出现。
吞食:会伤害胃及喉咙,可能导致食道及胃出血。
慢性中毒:
吸入:导致慢性呼吸道器官疾病。
皮肤接触:导致皮肤病。
眼睛接触:导致眼疾。
主要症状:刺激感、皮肤刺痛及暂时性变白、红肿、起泡、眼疾、胃出血。当为腐蚀性伤害时,严重时可造成失明、组织坏死、肺水肿。
(3)接触控制/个体防治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TWA):1、5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一般稀释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她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
2、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无危害,可用于污水处理。
3、燃爆危险: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就就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她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得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就就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