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模具制造工艺)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1.研磨后模具成型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只能达到Ra1μm。
2.在导柱的加工过程中,外圆柱面的车削和磨削都以两端的中心孔定位,这样可使外圆柱面的()基准与()基准重合。
3.导套材料为40钢,要求硬度58~62HRC,内孔尺寸为Ф30mm,内圆精度为IT7级,Ra为0.2μm,该内孔加工方案应选()。
A、钻孔—镗孔—粗磨—精磨—研磨
B、钻孔—扩孔—精铰
C、钻孔—拉孔
D、钻孔—扩孔—镗孔
4.在成形磨削之前,需要根据()尺寸换算出所需的()尺寸,并绘出成形磨削图,以便进行成型磨削。
5.划分工序的依据是()、()是否变动和()是否连续完成。
6.模具零件设计图纸上用来表示各表面相互位置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是()。
A、工序基准
B、装配基准
C、工艺基准
D、设计基准
7.制作模具的树脂有()树脂、()树脂和()树脂等。
8.在冷冲模装配过程中,导柱、导套与模座,凸模与凸模固定板等零件的连结可采用()、()、()和()等技术。
9.不完全互换法应充分考虑零件尺寸的分散规律适合于在成批和大量生产中采用。
10.高速切削工艺的特点是加工效率高,但热变形大。
11.冲裁模所冲出的冲件尺寸容易控制,如果模具制造正确,冲出的冲件一般是合格的。
12.坐标镗床主要用来加工模板类零件上的孔间距离精度要求高的孔系。
13.冷作模具常用材料CrWMn属于低合金模具钢。
14.工艺装备的选择,主要包括()、()、()。
15.零件的技术要求,是指零件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各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16.当负极的蚀除量大于正极时,工件应接正极,工具电极应接负极,形成“正极性”加工。
17.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
18.仿形磨削主要用于磨削尺寸较小的凸模和凹模拼块。
19.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均为热固性塑料,使用时不需加入固化剂。
20.在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上的()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称修配装配法。
21.调质热处理后的工件,表面硬度提高,切削加工困难,故应安排在精加工之后、光整加工之前进行。
2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在各种机床上用()方法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
23.常见的修配法有()、()、()。
24.按运动方式来分,数控机床分为哪几类?
25.数控程序中“M指令”属于()功能指令。
A、准备功能
B、辅助功能
C、刀具功能
D、进给功能
26.在()上所使用的基准为设计基准,在()中所采用的基准为工艺基准。
27.成形磨削加工只能在成形磨床上进行。
28.凸模常用的固定方法是()。它包括铆接和()两种形式。
29.当正极的蚀除速度大于负极时,工件应接(),工具电板应接(),形成()加工。
30.数控机床的执行部分是()。
A、控制介质
B、伺服系统
C、数控装置
D、机床本体
31.采用台阶孔固定塑料模型芯,装配时要注意校正(),防止压入时破坏()和使固定板产生变形,压入后在平面磨床上磨平。
32.成形磨削要求模具结构不许出现()。
A、凸模应设计成直通形式
B、凸模要带有凸肩
C、凸模形状复杂可设计成镶拼式凸模
D、凹模采用镶拼结构时,尽可能按对称线分开
33.凸凹模间的间隙值的大小对()、()、()的影响很大,是一重要的工艺参数。
34.穿丝孔的孔径一般应取()mm,通常采用()加工,穿丝孔的位置宜选在加工图样的()附近。
35.伺服系统属于数控机床的执行部分。
36.宜于采用冷挤压加工的型腔材料有()、()和具有一定塑性的工具钢等。
37.工序是指一个()工人在()机床()上对一个()工件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38.调整冲裁间隙的方法有()、()、()、()和()等。
39.塑料注射模只能采用以导柱、导套等导向件为装配基准。
40.要使被装配的零件达到完全互换,装配的精度所允许的误差应大于被装配零件的制造公差之和。
41.成形磨削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
42.光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