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单招《物理》考前冲刺测试卷(考点精练)附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181.32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8
总字数:约7.51千字
文档摘要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单招《物理》考前冲刺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在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则重力G与静摩擦力Ff的合力方向是()

A.向上偏右

B.向下偏左

C.竖直向上

D.水平向右

答案:B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物体受四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四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其中重力G竖直向下,摩擦力Ff水平向左,如图,这两个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向下偏左.

故选B.

2、某同学绕400m环形跑道跑一圈,用时80s,则该同学跑一圈的平均速度是()

A.5m/s

B.10m/s

C.0.2m/s

D.0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同学绕400m环形跑道跑一圈,位移为0。因为平均速度是位移除以时间,位移为0时,无论时间多少,平均速度都为0。所以该同学跑一圈的平均速度是0,答案选D。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量中华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露是冰熔化形成的

B.“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知识。在自然界中,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A选项,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选项,冰是水凝固形成的。C选项,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而D选项“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说法正确。

4、以下四个事例中,用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是()

①冬天,搓手会让手变暖和

②冬天,嘴对手哈气取暖

③炒菜时,铁锅热得烫手

④水蒸气把软术塞冲开时,温度会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改变内能是能量形式的转化。搓手让手变暖和,是克服摩擦做功;水蒸气冲开软木塞,是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哈气取暖和铁锅烫手都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所以用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是①④。

5、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轻质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将物体B缓慢拉动一定的距离(斜面体与物体A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平力F逐渐变大

B.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C.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变小

答案:A

解析:A、取物体B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则有F=mgtanθ,T=mg/cosθ,θ增大,则水平力F随之变大,

B、对A、B两物体与斜面体这个整体而言,由于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拉力F增大,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但是因为整体竖直方向并没有其它力,故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应该没有变;在这个过程中尽管绳子张力变大,但是由于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开始并不知道其方向,故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的情况无法确定.

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F增大,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6、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秒内通过的位移比第(n-1)秒内通过的位移多多少(g取10m/s^2)()

A.10m?

B.5(2n+1)m

C.3(n+1)m?

D.2nm

答案:A

解析:

7、关于气体压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讲,气体的压强就是单位面积的器壁所受压力的大小

B.从微观上讲,气体的压强是大量的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不断撞击器壁产生的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的重力所产生的

D.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1Pa=1N/m^2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气体压强的理解。从宏观看,气体压强体现为单位面积器壁所受压力大小;微观上,是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撞击器壁产生。压强国际单位是帕,1Pa=1N/m^2。而容器内气体压强并非由气体重力产生,气体分子在空间中自由运动,对器壁产生压力从而形成压强。所以答案选C。

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汽车,以某一速度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F1,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F2,则()

A.F1=mg

B.F1<mg

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