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出海”:日本经验与启示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企业出海已成为诸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出
海,即企业跨越国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开展国际贸易等多种形式,
将自身业务拓展至国际市场,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获取资源及提升竞争力。当下,我
国企业出海进程不断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布局,然而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激烈的市场竞争、文化差异带来的管理难题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诸多挑战。
回顾日本企业出海历程,二战后,日本凭借“贸易立国”战略实现经济腾飞,但随着产
业升级与贸易摩擦加剧,特别是在日元升值压力下,逐渐转向“投资立国”。从早期为规避
贸易壁垒的小规模海外投资尝试,到大规模产业转移,再到全球化布局与全产业链投资,直
至如今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多元化投资,日本企业出海历经波折,不断调整策略,构建起庞大
的跨国生产与经营网络。
深入研究日本企业出海历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其丰富的经验与教训能够为我国企
业提供宝贵的借鉴,帮助我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更好地应对风险、优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
化经营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我国从宏观层面把握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完善政策体系,推
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二、日本企业“出海”历程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美国扶持下开启经济复苏之路,通过“重点生产方式”推动重工业
发展,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随着产业不断升级,日本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从纺织品
领域逐渐蔓延至汽车、电子等多个产业。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大幅升值,给
日本出口带来巨大压力,企业不得不寻求海外投资途径以缓解困境。20世纪90年代,日本
泡沫经济崩溃,陷入长期经济低迷,内需萎缩、企业投资减少,加之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
成本上升,这些因素促使制造业加速向亚洲其他地区转移。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等新兴
经济体的崛起,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日本企业为适应新形势,开始调整策略,从传
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新材料、消费品及服务业等领域拓展,同时不断加强技术研发与本地
化运营。
1撰稿:陆利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陆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科研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