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单招《物理》常考点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下列各电场中,A、B两点场强相同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电场强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要判断两点场强是否相同,要从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考虑,A、B两点距点电荷的距离相等,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可知,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都是指向点电荷,所以方向不同,则场强不同,故A错误。
B.两点场强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故B错误。
C.这是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处处相同,故C正确。
D.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判断两点的场强大小不同,根据电场线判断,两点的方向也不同,故场强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2、导体电阻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A.导体材料
B.导体中电流
C.导体两端的电压
D.导体中通过的电量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在电学知识中,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电流、电压和电量都不会直接影响导体电阻。选项A导体材料是决定电阻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答案选A。
3、运动员把冰壶沿水平冰面投出,让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在不与其他冰壶碰撞的情况下,最终停在远处的某个位置。按比赛规则,投掷冰壶运动员的队友,可以用毛刷在冰壶滑行正前方来回摩擦冰面,减小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以调节冰壶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动员不摩擦冰面的情况下,冰壶做匀速直线运动
B.运动员摩擦冰面可以增大冰壶受到的摩擦力
C.运动员摩擦冰面可以使冰壶加速
D.运动员摩擦冰面可以使冰壶滑行得更远
答案:D
解析:A.由于冰壶与冰面间存在摩擦力,所以冰壶做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运动员摩擦力冰面可以减小冰面的动摩擦因数,所以可以减小冰壶受到的摩擦力,故B错误;
C.冰壶运动过程中受到和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冰面虽然会减小摩擦力,但是冰壶依然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
D.由于冰壶摩擦力减小,冰壶减速的加速度减小,所以冰壶可以滑得更远,故D正确。
故选D。
4、如图所示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将实验装置正确连接好后,在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过程中,关于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插入过程指针不偏转,拔出过程指针偏转
B.插入过程指针偏转,拔出过程指针不偏转
C.插入或拔出过程,指针都不偏转
D.插入或拔出过程指针都偏转
答案:D
解析:ABCD.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计指针都发生偏转,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安培是十九世纪初法国著名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关于安培的研究工作,以下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A.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从而揭示了电和磁的关系
B.发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用实验测得元电荷的数值
C.发现了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并制作了发电机
D.发现了电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提出了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的方法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安培研究工作的了解。安培在物理学领域的重要贡献是发现了电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提出了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的方法。A选项电流的磁效应是奥斯特发现的;B选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是库仑发现的,元电荷数值不是安培测得;C选项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所以这道题选D。
6、关于电现象及其解释,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金属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子,电子的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B.干燥的冬天脱毛衣时会有电火花,是因为摩擦产生了电荷
C.和头发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细小水流,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带电物体与验电器接触,金属箔片分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现象的知识。在电学中,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自由电子,但需定向移动才形成电流,A项不准确。摩擦起电不是产生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B项错误。气球吸引水流是因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不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项错误。而带电物体与验电器接触,金属箔片分开正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项正确。
7、关于重力、弹力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一定有重力
C.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