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1-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政治汇编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大兴高三上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①工商部门对某超市的违规经营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②未经本人允许,某网站擅自使用小王的照片用于广告宣传
③小李答应小张一起去外地旅游后反悔,小张要求小李履行承诺
④甲装修房屋时因未做好防水导致楼下乙的墙面损坏引起纠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5北京丰台高三上期末)李某在社交平台发布博文“地铁上的小乘客,一个人上学……太可爱了”,并附有该小乘客吴某的正面照片。次日,吴某的母亲张某发帖称照片中是自己7岁的女儿,认为李某行为不妥,要求其删除照片。李某不予理会,双方为此发生纠纷,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侵权,判令其赔礼道歉,作出合理赔偿。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李某未经同意公布他人照片不妥,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②法院基于对未成年人肖像权的特殊保护做出本案判决
③李某有发布网络信息的权利,但权利与义务不可割裂
④本案对于促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治理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3.(2023北京通州高三上期末)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颁布前,关于黄河保护的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国家水事四法,即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和修订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二是国务院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如《黄河水量调度条例》;三是水利部等相关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如《黄河流域省际边界水事协调工作规约》;四是流域流经的九省区的地方性法规。此外,《环境保护法》等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也适用于黄河流域的保护和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包括总则、规划与管控、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污染防治、促进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11章,共122条。《黄河保护法》把握黄河流域特点,紧紧抓住黄河保护的主要矛盾,从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针对各种特殊问题,对特定区域、特定问题规定特别措施。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政治与法治》和《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黄河保护的立法意义。
4.(2024北京昌平高三上期末)互联网承载人类梦想,关乎民众福祉。
材料一??人民法院依托信息技术,积极稳妥推广在线审理机制,有效实现司法数据电子化、诉讼活动网络化、司法裁判初步智能化,改造升级建成全国统一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和《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建成“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的法治意义。
材料二??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挑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该商家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吗?请说明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工商部门对某超市的违规经营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属于行政法律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平等关系,是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未经本人允许,某网站擅自使用王某照片用于广告宣传,某网站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小张装修房屋时因未做好防水导致楼下小李家的墙面损坏引起纠纷,小张的行为构成对小李家的财产侵权,属于民事法律关系,②④符合题意。
③:甲答应乙一起去外地旅游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诺,不构成民事权利义务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D
【详解】①:李某未经同意公布他人照片,侵害了他人的肖像权,①说法错误。
②:法院做出本案判决是基于对公民肖像权的一般保护,而不是“未成年人肖像权的特殊保护”②排除。
③: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割裂。李某有发布网络信息的权利,但也应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③符合题意。
④:本案中,李某未经允许擅自使用他人肖像,侵犯了其肖像权。法院的判决结果彰显我国互联网司法高度重视人格权保护的司法精神,对于促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治理具有积极示范意义,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通过科学立法、依法立法,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为黄河保护提供法制保障。出台黄河保护法,人大行使立法权,推动在法治轨道上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加大对有关黄河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