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太原市事业单位招聘博士研究生47人笔试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公文应选择合适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答案】:C
【解析】公文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和直接行文等。逐级行文是按隶属关系逐级上报或下发文件;多级行文是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直接行文是发文机关直接向需要承办或执行公文中有关公务的受文机关行文。而越级行文是越过直接上级或直接下级机关行文,会打乱正常的领导关系和工作秩序。为了保证公文传递的有序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一般情况下公文不得越级行文。所以答案是越级行文。
2、中国是单一制国家,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的立法体制。
A.一元性
B.协商性
C.多样性
D.至上性
【答案】:A
【解析】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依据宪法规定,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性的立法体制。一元性强调我国立法权集中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范围内立法体系具有统一性、协调性。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立法权由中央统一行使,地方立法是在中央立法的基础上进行,要与中央立法保持一致,以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协商性并非我国立法体制的核心特征,虽然立法过程中会有协商环节,但不能概括立法体制的本质。多样性一般用于描述更具分散性、多元性的立法模式,不符合我国单一制国家立法权集中统一的特点。至上性通常用于形容权力的地位和性质,不能准确表述我国的立法体制。所以我国立法体制是一元性的。
3、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民事权利的是()。
A.电视台新闻报道中使用了小强翻越马路隔离栏的影像资料
B.父母为14岁的小红保管压岁钱
C.选举领导小组不允许16岁的小涛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
D.12岁的小海所投稿件在某报刊发表,但该报刊以其年龄小为由拒付稿酬
【答案】:D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对侵犯公民民事权利行为的判断。民事权利是公民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等。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小强翻越马路隔离栏的影像资料,这属于新闻报道的合理使用,没有侵犯小强的民事权利。新闻报道本身具有传播信息、反映社会现象的功能,在报道过程中使用相关影像资料是为了真实呈现事实,且未对小强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父母为14岁的小红保管压岁钱,是基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14岁的小红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有权对其财产进行管理和保护,这种行为是为了保障小红的合法权益,并非侵犯其民事权利。选举领导小组不允许16岁的小涛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根据我国选举法,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小涛16岁,不具备选举人大代表的法定年龄条件,所以这不属于侵犯公民民事权利的行为。12岁的小海所投稿件在某报刊发表,根据《著作权法》,作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包括获得报酬的权利,并不受年龄限制。该报刊以小海年龄小为由拒付稿酬,侵犯了小海的著作权中的获得报酬权,属于侵犯公民民事权利的行为。综上,答案是所投稿件在某报刊发表但报刊以年龄小为由拒付稿酬这种行为属于侵犯公民民事权利。
4、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其重点难点都在于()
A.工业
B.第三产业
C.城市
D.农村
【答案】:D
【解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一方面,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中占比较大,农村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体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基础薄弱,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村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产品供应基地。只有解决好农村的发展问题,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工业和第三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城市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也往往具有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和资源集聚优势,并非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重点难点所在。所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重点难点在于农村。
5、政府公共关系指的是以政府作为行为主体,运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和民众开展双向信息沟通,以赢得民众的支持、信任与合作,进而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各类活动。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实务的是()。
A.把握公众舆论,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B.实现政务和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C.开展社会沟通,缩短公众与政府的距离
D.选拔政府领导干部,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答案】:D
【解析】政府公共关系是以政府作为行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与民众进行双向信息沟通,以争取民众支持、信任与合作,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各类活动